日期:2025-03-21 09:54:02
199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以下简称“儿基会”)和人居署共同发起儿童友好城市倡议(CFCI)以来,全球已有5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3000多个城市和社区通过认证。在我国,2021年“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正式写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四年来已有116个城市列入国家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名单。北京市的东城、西城、海淀和全市域在我院技术团队的协助下,先后进入国家前四批试点行列。为了将北京市的儿童友好工作向社区层面推进,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我院与儿基会达成共识,合力开展《构建基于儿童参与的可持续儿童友好社区战略与示范》课题,这也是除中国政府部门外,儿基会与地方城市规划研究机构的首次合作。
3月12日上午,《构建基于儿童参与的可持续儿童友好社区战略与示范》课题研讨会在我院召开。来自儿基会、北规院、弘都院、自然实践、北京同心互惠社工服务中心的20余人参加了会议。儿基会社会政策处处长乌莎(Usha Mishra)、我院总工程师黄晓春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儿基会中国儿童友好项目官员杨菡主持。
课题组负责人邱红首先介绍了北规院在儿童友好领域深耕多年的工作基础以及北京市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所付出的努力。课题组成员孙琦、王雅捷、王虹光分别从“经验借鉴—战略框架—示范应用”三个维度,介绍了子课题的阶段成果和推进计划。与会人员就国际首都城市儿童友好建设经验、北京典型社区儿童友好度评价及发展策略、基于儿童参与的可持续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路径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自然实践联合创始人卜祥度、北京同心互惠社工服务中心主任沈金花分别介绍了社区儿童友好实践经验。
儿基会社会政策处处长乌莎(Usha Mishra)表示,北京在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与社区实践中,积极探索出一条让儿童友好理念从规划、建设过渡到运营,并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丰富的实践成果可以为国内外城市提供极具价值的启发与借鉴。
黄晓春指出,全市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从空间治理不断探索走向社会治理,既是起步之举,也是重大突破,具有深刻意义。未来,我院将进一步深化与儿基会的合作,从政策推进、空间战略、发展策略、项目谋划等方面为首都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