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明清北京皇城(以下简称“皇城”)建于明永乐初年,城廓东至皇城根遗址公园、南至长安街、西至府右街-灵境胡同-西黄城根大街一线、北至平安大街,全长约10公里。自民国起,皇城墙被陆续拆除,仅长安街至府右街局部区段得以保留。在北京老城“四重城廓”中,皇城城廓的辨识度最低。2020年,《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批复,将空间格局保护作为老城整体保护的首要任务,要求保护好老城“两轴统领、四重城廓、六海八水、九坛八庙、棋盘路网”的重要特征。为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2022年)》要求,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组织、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编制完成了《皇城城廓城市设计》。皇城城廓文化景观结构示意图二、规划构思皇城是中国古代都城功能布局的核心要素,北京皇城城廓则是 “都—城”关系体现最为集中且变迁最为剧烈的带状空间。项目立足北京市“三级三类四体系”国土空间规划架构,作为历史地段概念类城市设计,重点把握三个工作层次:一是价值优先,深入开展皇城城廓价值挖掘与展示评估,审慎制定保护展示方案;二是系统布局,以城廓带动周边街区保护更新,制定功能、空间、路径全要素设计指引;三是引导实施,以任务书、项目库、政策包等传导形式,推动项目生成、高效保障方案落地。三、主要内容1. 立足价值认知,开展保护展示评估项目系统梳理自元以来皇城城廓在首都文化、空间与功能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其核心价值为:中国古代理想都城的结构性要素、国家政权核心空间的重要边界、大国之都功能融合演进的重要见证。在此基础上,全时空、全维度梳理三类价值载体,并对载体保护展示情况进行评估,以此作为城市设计工作开展的坚实基础。2. 突出因地制宜,制定城廓展示方案项目以保证真实性、完整性为原则,基于现状遗存情况,差异化制定展示方案。对无地上遗存的区段,以复原展示、标识展示、虚拟展示等方式进行提示。对于有地上遗存的区段,一方面提升保护展示水平,另一方面引导建设空间功能优化,提升文化属性、增强文化效能。同时,结合沿线潜在空间资源,拓展文化展示空间,加强对皇城及皇城根历史文化价值的系统性阐释。结合疏解腾退空间提示城廓历史信息3. 全面深化布局,明确区域提升要点项目立足现状问题,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环境整治、功能更新、路径优化为重点,对城廓纵深区域进行全面提升。环境整治方面,就完善交通组织、优化慢行体验、规范设施秩序、提升绿化品质、整治建筑界面等目标,制定全要素设计指引。功能更新方面,立足沿线政务、文化、民生服务保障需求,梳理潜在空间资源并预判实施条件,为核心功能拓展提供空间储备。路径优化方面,优化“远眺-近观-邂逅”三重景观视廊,强化“四重城廓”结构性认知途径,提升城廓面向城市的空间标识性。4. 强化供需匹配,形成行动计划导引项目统筹考虑实施迫切性与实施难度,分段、分点、分系统谋划近远期实施项目,以项目为单元,将规划设计方案转译为分期实施与规划控制要点,并加强与央、市、区各级政策衔接,谋划项目实施资金渠道与配套政策,以“项目库-任务书-政策包”推动设计方案高效落地。四、实施效果项目成果转化形成《关于开展皇城城廓西黄城根大街-灵境胡同段品质提升工作的建议》并提交西城区人大,部分成果纳入《关于西城区落实核心区控规,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初步设想》,并有效支撑了《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东城区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西城区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中皇城城廓相关任务的制定。
一、项目背景大遗址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实证。琉璃河遗址是西周初期燕国的早期都城所在地,是北京有考古依据的最早城市,是见证北京从边疆小城发展为大国礼乐首都变迁过程的重要实物例证,在北京考古学发展史和首都城市规划建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琉璃河遗址历经三次大规模考古,初步摸清了遗址的基本面貌。然而,城址区内部仍有75%的区域尚待进一步考古研究,尤其是尚未发现城门、历史道路等判断城址格局的重要要素。2018年,北京市提出“规划建设琉璃河国家考古公园,打造国家申遗后备资源”。受房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委托,我院联合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共同编制完成《琉璃河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二、项目特点针对存在遗址重要考古对象未知的情况,如何讲好琉璃河遗址的故事,破解地下文物保护与土地整治与综合利用的难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规划编制重点。为此,项目组将考古计划制定、公园规划和镇域国土空间规划同步联动编制,共绘一张蓝图——即价值引领的目标蓝图、刚弹兼备的底线蓝图、区域发展的功能蓝图。1. 拓展价值研究方法,突出国家属性,从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三个层次的研究视角,提升对琉璃河遗址价值的认识。(1)进一步丰富了琉璃河遗址在我国西周考古史上的价值内涵。综合运用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等领域研究方法,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功能维度”,突出琉璃河遗址“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山水与城市”的中国早期营城典范,确立了琉璃河遗址作为“中国早期国家治理体系肇建的营城实证”的价值主旨,明确其四大价值特征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例证、中国早期国家治理体系的高度体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根源、北京三千年城市建设的考古实证,尝试回答了琉璃河遗址之于“何以中国、何为中国”的核心问题。(2)以“燕”为核心明确琉璃河考古遗址公园定位和阐释展示体系,讲好琉璃河遗址的文化故事,引导近期考古研究重点。基于系统认知遗产构成及价值体系,以考古发掘、文献研究和先秦时期城址比较研究为前提,形成“燕国—燕都—燕文化”的价值阐释框架,将考古遗址公园定位为西周时期华北地区早期燕文化展示的窗口,强化其遗址保护、文化展示、区域发展、国际交流四大核心功能。进一步凝练总结为“多元一体、大宗维翰、同声相应、太保墉匽”四大阐释主旨,据此形成“四区(城址区、墓葬区、农林景观区和综合服务区)、三馆(考古展示体验馆、琉璃河遗址博物馆和北京考古博物馆)、一站(北京国际考古工作站)”的功能格局,多维度再现西周燕都生产、生活、政治、军事、祭祀等文化图景。基于遗址价值研究与公园阐释展示的共同目标,考古计划的制定也充分予以协同。琉璃河考古遗址公园功能格局示意图2. 创新公园规划编制方法,以“留白式规划”适应考古研究与遗址保护需要,刚弹兼备统筹土地管理和设计引导,建设具有丰富“成长性”的遗址公园。(1)大处着眼,定格局、框底线、明配套,明确刚性管控要求。为服务大遗址持续开展考古研究的首要目标,预留公园建设优化调整空间,需要灵活处理遗址保护与国土用地的关系。在宏观层面,落实遗址保护和三区三线管控要求,统筹建设空间和非建设空间。将建设用地纳入镇域指标统筹预留管理,探索“供地随考古走”的土地管理制度,为中远期考古成果及具体保护展示工程做好建设用地指标储备。此外做好公园总体展示格局、各类设施建设需求同永久基本农田、百万亩平原造林等生态管控要素的协调对接,形成为遗址公园服务的水、林、田、草系统,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体系。(2)小处着手,多选择、全过程、可逆化,提出弹性引导规则。具体设计层面,从展示方式、道路系统、景观植被、服务设施等方面制定菜单式、模块化引导规则,通过组织先秦时期城址格局研究、西周植物考古等专题成果,为遗址公园在不同考古阶段呈现不同面貌提供选择,包括全过程的考古展示方式、主要出入口灵活调整的道路体系、体现四季景致的植被配置方案以及不同规格可预制拼装拆卸的服务设施系统等。3. 加强镇园协同和区域联动,发挥遗址公园建设带动效应,建设以琉璃河镇为核心的房山文旅融合发展新地标。(1)充分借鉴国内外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运营经验,“城园共融”促进遗址“活起来”。以考古遗址公园为核心确定琉璃河镇燕都小镇定位,以特色小镇建设加强公园配套服务保障,合理安排配套产业区、综合服务区等。(2)以考古文博服务为核心,拓宽文化遗产的展示维度和利用深度。加强文化产业引导,促进形成保护、展示、教育、生产、消费的全链条产业链,匹配相关产业空间场景。(3)统筹兼顾多方发展诉求并保障村民长久利益。加快安置房建设并保障村民产业收入,在强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出以租代征或土地入股遗址公园运营等方式降低总实施成本,节约集约建设用地资源的规划策略。琉璃河考古遗址公园效果图三、实施成效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琉璃河遗址保护既是燕赵大地文化生生不息的实证,也是新时代首都文化保护传承的最佳诠释,只有将遗址的考古要求、土地的保护红线和城乡的发展战略统筹考虑,才能实现新时代新要求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目标。2021年,琉璃河遗址获评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2022年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依托公园规划,公园片区整体策划及一期建设实施方案已初步形成,确定了3项房山区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3年度重点任务。让我们共同期待琉璃河遗址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研究背景 长安街是我国的国家象征,是全国各族人民最向往的地方。长安街及其延长线是北京的东西轴线,串联主副中心,联系多个重点功能区,汇聚璀璨的文化资源,集中展现了大国首都七十年城市建设的伟大成就。2017年—2019年,为深化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按照市委市政府高水平、高标准规划建设长安街及其延长线的指示精神,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的组织下,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了本次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坚持长安街政治性、文化性、人民性的总体特征,在延承历次规划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实现了将北京东西轴线的研究视角由“街”向“轴线功能带”的转变,扩展南北向管控范围。重点针对轴线建设存在的问题,开展两个层面的工作:在宏观层面,谋定轴线整体格局,对轴线起止、开合、节奏序列、空间尺度、文脉传承提出总体设计思路。在中微观层面,研究轴线优化方向,对沿线的用地功能、城市风貌、公共空间、道路交通提出详细设计要点,最后明确实施台账,提出建立实施的长效机制。 二、主要内容 1.擘画终极蓝图,构建庄严壮美的首都空间秩序 规划通过整体山水格局和城市发展特征研判,最终确立了全长63公里的轴线格局,即西起定都峰,东至潮白河,是一条融山入水、联系两河、虚实有序、以道路为载体的轴线,与中轴线及其延长线共同统领城市空间格局。 2.强化轴线功能,有力保障安全有序的国家政务、国际交往职能 规划对全线进行分段主导功能划分,对涉及的近千块用地进行逐一梳理,深挖存量,从用地、建筑两个层次提出近期和远期潜在机遇空间资源清单,并针对疏解后空间再利用提出保障首都功能的优化建议。 3.系统风貌管控,展现宏伟庄重的大国首都形象 规划将全线划分为七大特色风貌分区,以处理好轴线风貌系统化、标准化与标志性建筑个性化的关系为重点,针对沿线建筑的形体轮廓、色彩材质、天际线及第五立面等方面,分级分段明确管控要求,并对重要建筑提出改造方案。深入开展牌匾标识、夜景照明的专题研究,分时段及重要节点提出系统性规划要求。 4.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开放共享、珠链镶嵌的“长安绿带” 立足长安街政治礼仪、人本共享、文化特色,规划首次提出整合人行步道、道路绿化、建筑前区绿化等不同权属空间,共构珠链镶嵌的开放空间系统,造就大国首都开放空间统筹利用的典范。 5.关注人本需求,建设高效畅通、舒适便捷的道路空间 规划将道路功能分为五大主导特性,依据特性首次对全线道路横断面进行优化设计。在两门内延续“一块板”形式,保障国家节庆典礼的空间需求;两门外优化道路断面,拓宽步行道宽度,保障自行车及人行路权。 三、实施效果及长效机制 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核心区控规、中心城区分区规划和副中心规划中,沿线多家市属行政单位已完成疏解搬迁工作。2019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工程,天安门广场、西单等重要节点及9个沿街建筑立面已完成改造;2020年,背街小巷三年行动已收官,实现了整体品质的全面提升。 2020年—2022年,在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组织下,由北京市规划院搭建统筹规划技术平台,持续开展长安街沿线现状建筑数据库建设工作、“长安绿带”现状情况及重要节点实施跟踪工作、长安街沿线疏解后空间资源功能优化及规划条件研究工作、东长安街南北一公里环境品质提升工作等。 长安街规划凝聚着一代代首都规划人的智慧和深情,继承、前瞻、永续,这条承载着国家复兴与民族自信的“神州第一街”,将展现出更为雄伟壮丽的画卷!
一、项目背景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是落实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服务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的重要任务。为深入落实《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专项规划》,推动实施《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加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规划》,按照“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牵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实施评价和优化提升指引》,为精准服务首都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深化完善“一核、两轴、多板块”国际交往空间格局,丰富细化国际交往中心功能体系提供了实施指引。二、项目内容和创新特色1. 创新构建以时空大数据平台为支撑的国际交往功能空间发展指数评价体系,为动态感知、精准判断国际交往功能的实施特征提供了客观量化的方法支撑。深化与城市各领域发展深度融合的国际交往中心功能体系,分析国际交往功能特征,提炼关键空间要素,系统搭建时空大数据平台。综合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栅格数据空间分析、标准差标准化等定量分析方法,构建由国际要素集聚度指数、国际交流活跃度指数、城市国际形象魅力指数、国际生活宜居度指数4个一级评价指数、15个二级评价指数组成的“国际交往功能空间发展指数评价体系”,围绕从街区到行政区等多空间尺度,实现对国际交往功能建设情况的精准量化评估和实时动态监测,为指导国际交往功能持续提升提供全面及时的决策支撑。2. 统筹整体功能建设与微观场所营造双重视角,兼顾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全面评估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的实施成效与主要问题。拓展国际视野,对比分析“全球城市指数”“全球实力城市指数”等国际城市排名,研判北京的优劣势与长短板;加强功能自评,针对《专项规划》提出的 “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指标体系”,持续跟踪指标实施进度;依托国际交往功能空间发展指数,从国际要素集聚度、国际交流活跃度、城市国际形象魅力、国际生活宜居度四个维度,开展量化对比分析;立足“都”的职责担当与“城”的国际化发展,深入评估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的实施成效与主要问题,为持续支撑城市体检评估、深化提出规划实施指引提供依据。3. 结合空间板块特征画像,分类精准施策,制定功能提升实施导则和重点地区分类提升指引,为深化完善国际交往功能空间格局提供实施引导策略。以空间发展指数可视化呈现为主要手段,聚焦“一核、两轴、多板块”国际交往空间格局,多维度绘制空间板块国际交往功能特征画像,挖掘不同空间板块的国际交往资源禀赋和特色发展优势。充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近期重点项目布局和城市各领域国际化发展要求,针对国际交往功能提升重点方向、功能布局优化、重要功能设施建设、特色空间营造、国际化服务提升等方面,形成功能提升实施导则和重点地区分类提升指引,为推动开展国际交往功能重点区域的规划深化工作、保障国际交往重点项目的落地实施提供支撑。三、规划应用和实施成效1. 积极应对国际形势新变局,兼顾全局性判断与精细化指导,通过搭建国际交往功能要素平台,以“指标体系”为抓手,探索国际交往空间发展指数评价方法,聚焦系统性布局引领,优化细化了专项规划提出的功能体系与空间布局,是落实专项规划的重要行动指南与建设指引,形成了指导近期推进国际交往功能建设的“任务书”。2. 在深入描摹现状空间功能画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紧紧围绕“一核、两轴、多板块”的国际交往空间布局和各自功能定位,对国际交往功能布局优化、重要设施建设、特色空间营造、国际化服务提升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前瞻性的指引要求,为持续指导任务细化落实、推动开展国际交往重要功能区的规划深化工作、保障国际交往重点项目工程方案的落实落地,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
一、项目背景怀柔科学城是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三城一区”的重要组成,定位为与国家战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高质量、高标准规划建设怀柔科学城,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怀柔科学城管委会及怀柔、密云两区政府共同组织,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编制完成了《怀柔科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20年—2035年)》(以下简称“控规”)。2023年1月,控规经报请市政府同意取得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批复。 怀柔科学城规划鸟瞰图二、重要意义作为特定地区的控规,编制工作积极适应科学城发展特征及建设需求,立足长远、面向实施,以远控近细、刚弹结合为原则,对规划内容、管控方式、实施引导等进行了探索创新。——兼顾整体性与系统性。明确城市总体框架,锚固关键功能节点,稳定空间布局形态,通过分区分级管控,为近期建设提供精细化引导,为中远期发展留足弹性空间。——统筹长远性与落地性。协调中远期目标与近期建设的关系,为百年科学城的有机生长做好前瞻谋划,也为“十三五”“十四五”时期重大科技项目落地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应对矛盾性与复杂性。面向城与乡交错、城与生态交融、工业开发区与半城市化地区相伴的复杂本底,以及高点定位与薄弱基础的现实差距,统筹央地、院市、市区之间的多元诉求,以“陪伴式”规划方式协调解决实施难点。——突出适应性与政策性。适应控规改革新要求,聚焦规模双控、城市更新、城乡统筹等重点难点问题,打破静态蓝图式的规划思维,加强规划实施过程引导,探索制定了适应动态发展、有机生长的管控规则。三、规划重点与技术创新1、聚焦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源头优势、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的强度优势、首都生态涵养区的自然人文优势,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同频共振,构建怀柔科学城的总体空间格局。坚持与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战略相适应,明确了“尖端创新引领的世界知名科学中心、绿色创新引领的协同发展示范区、生态文明引领的宜居城市典范”的发展目标,构建了“一芯聚核,怀密联动,一带润城,林田交融”的空间格局,传导上位规划并分解细化各空间单元、街区的功能定位、发展规模与规划策略。 怀柔科学城空间结构规划图2、紧密围绕“1+3”的核心框架,构建“创新生态体系”与“自然生态体系”高度融合的功能体系。“1”是着力构筑亮丽生态底色,控规统筹区域山水形胜,构建基于巩固本底优势、优化环境品质、提升综合效益的生态格局,细化养山、活水、密林、富田的生态修复与保育策略,提出蓝绿空间比例保持60%(基于现状不减少)的规划目标。“3”是聚焦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个核心要素,通过构建完整科学创新链条,优化功能体系空间布局,支撑科学原始创新;通过打造高品质国际人才社区,适应科研人员国际化、年轻化的群体特点和科研全时性工作要求;通过统筹城与乡、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重要节点与一般地区、地上与地下,打造创新功能体系完备、城乡空间集约高效、基础设施支撑有力的百年科学城。3、适应资源紧束、减量提质的转型发展新要求,探索制定了引导空间资源有效配置、促进产业迭代更新、激发城市活力、降低实施成本的规划“工具箱”。在保障重点功能区建设和资源紧束的双重条件下,控规创新性提出通过设置“建筑规模弹性调控池”的方式,实现建筑规模按需供给、精准匹配,抓住城市更新长期性、渐进性的特点,以时间换空间,变一次性指标分解为分阶段弹性调配,并按照总量锁定、动态平衡的要求,同步设置调控池内建筑规模调入、调出规则及配套管理要求,在保证总量控制规划目标的前提下,妥善解决了规划实施中的难点问题。 “规模弹性调控池”管理使用机制示意图4、适应科学发展的无限性和不确定性、科学城规划建设的长期性和渐进性,提出了增强刚性传导和弹性适应能力的规则与策略,提高了规划的可操作性。立足保障科学创新链条的完整发展空间,将科研、设计研发、多功能和工业等功能集合形成“科学发展类”用地,在保障总规模占比的前提下,可在实施中根据科学发展需要,相互兼容、灵活调节细类用地比例,并通过设置多功能用地,为承载新兴功能预留条件。划出城市更新调控区、轨道交通一体化建设引导区、建筑规模留白区、大科学装置提升预留控制区等四类“特定意图建设管控区”,细化制定规划引导和管控规则,引导建设用地节约集约使用。 “科学发展类”用地功能构成与布局要求5、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建立了与科学联动、与城市融合的乡村振兴发展布局,探索了提升非建设用地综合效益的规划方法,实现全要素城乡等值综合整治。以科学田园为对象,控规提出了在资源底线约束和生态安全前提下,通过划设村庄有条件建设区的方式,保障村庄发展权益,为乡村有机融入科学交往和休闲游憩功能、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支撑。重视农业和生态空间的实施过程引导,对各类非建设用地采用“用途+指标+空间引导+清单”的综合规划管理模式,划定农田连片区、生态林聚集区,在总量保护前提下,发挥腾挪空间的流量优势,引导逐步实现林田交融格局和生态资源整合。 “用途+指标+空间引导+清单”的综合规划管理模式6、推动生态涵养区绿色可持续、精细化的城市治理,强化集约复合、经济适用的理念,探索了支持功能复合、融合建设、科学技术场景应用的规划策略。建立区域统筹、内外联动、增减平衡的规划调配机制,优化交通设施布局,引导交通设施与城市功能融合建设;提出不同市政设施融合建设的正负面清单,引导有条件联合设置的设施融合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引导利用大科学装置余热为城市供热服务,建设余热利用先行示范区。四、成果应用与实施效果1、控规探索形成的“功能主导+规则引导”的联动机制,对功能区控规编制具有示范性,创新性提出的“建筑规模弹性调控池”“建筑规模留白区(动态留白区)”等作为重要理念在全市推广应用,并纳入北京市控规技术规则。2、对于非建设空间的规划引导思路以及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划技术方法,对于生态复合型街区的控规编制具有探索实践和先行示范意义。3、控规有效支撑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要城市服务项目选址建设,保障了怀柔科学城的高质量起步;倡导和实践开放共享、融合互促的空间规划理念,小街区、密路网的城市空间新形态已在起步区精彩呈现,“规划蓝图”已经走向“现实样板”。 怀柔科学城起步区规划效果图 怀柔科学城起步区实景图(2023年)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活的载体和东方文明古都规划建设的最高成就,中轴线自元大都建都750余年以来,始终统领北京的空间格局与城市功能,形成了气势恢宏、纲维有序的城市特色风貌,其规划理念与物质载体真实、完整地延续至今,是北京乃至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金名片。北京中轴线各段现状图 为保护好这份全世界共同的遗产,2012年北京市推动北京中轴线列入申遗预备清单,2017年中轴线申遗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自此申遗工作进入“快车道”。 对标世界遗产保护要求,北京中轴线遗产区及缓冲区目前存在遗产构成要素被不合理使用、景观视廊风貌被破坏、部分遗产周边环境杂乱等实际问题,亟需对遗产本体及周边环境进行有效的管控与整治。为统筹回答实现申遗目标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以及何时完成等关键问题,北京市规划院于2018年至2021年陆续编制了北京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规划实施计划、风貌管控城市设计导则和三年行动计划,搭建了扎实有效的规划实施技术保障体系。项目特点一:规划围绕北京中轴线核心遗产价值保护,高标准搭建系统性、靶向性实施规划体系,以综合实施计划为基础、以三年行动计划为纲领、以城市设计导则为指引,从战略到战术层面系统指导申遗相关工作。北京中轴线实施技术保障体系项目特点二:规划分区分段建立实施类与概念类相结合的城市设计导则,以形象化的管控要求和指引方案,指导中轴线各项风貌整治工作高水平实施。目前,影响钟鼓楼周边视廊景观的北海医院和东天意市场、地安门派出所等多层建筑已实施降层拆除;地铁八号线珠市口站、天桥站、前门站出站口及附属设施经设计优化后完成建设;中轴线沿线多项在途项目进行了方案优化,最大程度地推动北京中轴线保护工作逐步达到世界遗产保护水平。景观视廊恢复对比图风貌导则指引方案示意图项目特点三:编制过程中,项目团队参与组织开展形式丰富的专家研讨和公众参与活动,通过5次国际专家研讨会扩大中轴线国际学术影响力;协助市规自委、市文物局等部门策划“我是规划师·一脉传城”专题片、全球直播等活动;利用国际设计周、暑期夏令营等机会,组织面向公众的主题展览和研学活动,推动公众认识、理解中轴线,夯实遗产保护的社会共识和文化自信。专家研讨及公众参与活动实施成效:2020年至2021年期间,《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7月—2023年6月)》《北京中轴线风貌管控城市设计导则》陆续发布,指导多项保护整治任务按照世界遗产保护要求实施且成效显著,有力推动了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紧紧扣住迈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问题,谋划首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蓝图。总体规划于2017年9月13日获党中央、国务院批复。总体规划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贯通历史、现状和未来,统筹人口资源环境;坚持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紧密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着眼于更广阔的空间谋划首都的未来;坚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确定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努力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坚持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多规合一,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1.突出区域协同,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度为城市空间结构调整谋篇布局。总体规划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作为战略引领,着力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 市域空间结构规划图2.突出“四个中心”,切实增强首都功能的服务保障能力。深刻认识“都”与“城”的关系,全力保障“四个中心”建设,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 文化中心空间布局保障示意图 科技创新中心空间布局保障示意图3.突出底线思维,强调资源环境硬约束条件下的减量发展。确定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倒逼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市功能优化调整。4.突出疏解重组,为城市内涵式发展与结构性提升提供规划蓝本。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促进主副结合发展、内外联动发展、南北均衡发展、山区和平原地区互补发展。 北京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东部地区关系示意图5.突出要素配置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系统调整三生空间结构。统筹把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大幅度提高生态规模与质量。 市域绿色空间结构规划图6.突出文化传承,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精心保护历史文化金名片,构建涵盖四个层次、两大重点区域、三条文化带、九个方面的全覆盖、更完善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市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结构规划图7.突出问题导向,形成与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相匹配的城市治理水平。8.突出实施导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推动总体规划有效实施。
2005年公布实施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成为过去十余年北京名城保护工作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历史文化保护提出了新理念与新要求,《条例》亟需修订。2019年7月,由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公室、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办公室、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共同组织,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开展修订工作。《条例》修订恰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际、首都规划体系“四梁八柱”初步形成之时,修订后的《条例》约80%内容为修改或新增,新旧《条例》内容的变化极大体现出新时代保护理念、保护内容、保护要求的转变与提升。全流程闭环管理1.重塑立法框架,重点构筑名城保护三大基础体系:保护体系、管理体系、实施体系。全面扩大保护范围与保护要素,更加强调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搭建更全面的保护体系。理顺政府、社会和个人的权责关系,夯实更清晰的管理权责。顺应城市治理趋势,最大程度规范所有保护对象的各类保护利用行为,形成更完整的保护链条。2.针对人民群众关切期待立法,积极回应民生改善、活化利用、私产保护等保护治理难题。尊重居民改善生活的需求,提出合理改善生活设施以适当满足现代使用功能。统筹保用结合,通过框定保护底线、鼓励合理利用的方式,推进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传统村落宜业宜居等目标。谋求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统一,在对私产建筑提出保护要求、落实保护责任的同时,赋予其相应的权利,加强奖惩结合,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3.针对管理空白立法,切实加强精细化管理。针对源头保护空白,创设预保护制度。针对保护更新空白,增设梯度保护制度,实现分区分级分类的梯度管理。针对微改造空白,增加风貌审批程序,填补风貌管控盲区。针对不符合保护规划、破坏景观视廊等既有建筑管理空白,提出可以通过实施腾退改造,为恢复传统风貌提供法律支撑。2021年1月27日,《条例》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以全票赞成通过,标志着北京名城保护工作进入新阶段。我院基于四十余年参与北京名城保护的实践积累与团队优势,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在地实施经验的双向衔接,期间通过两次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和四次审议,不断完善北京名城保护规划管理体系。同时,在《条例》出台后,牵头完成专题展览、宣讲解读、配合采访等多项宣传活动,为传播保护理念、凝聚社会共识发挥了积极作用。两会期间举办“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 名城保护再出发”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