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教育的新期待

日期:2022-11-08 14:50:08

一、新期待

城市规划与教育的融合一直存在,且不断发展提升,可分为3个阶段。城市规划与教育融合1.0版本是教育空间专项规划——制定教育标准和布局教育设施,满足教育空间需求。2017年9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获党中央、国务院批复,提出了平均受教育年限、基础教育设施千人用地面积等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指标。

城市规划与教育融合的2.0版本是学校师生的规划公众参与,如北京总规公示期间,很多学校组织参观学习。公示期间,一共有2.8万人参观,提出了近1万条宝贵意见,其中不乏学校师生的真诚建议。

随着北京新总规实施和城市治理方式转型,城市规划与教育的融合3.0版本呼之欲出。北京新总规提出:“提高城市多元共治水平,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管,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参与城市治理,形成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治理格局”。要让市民之手、市场之手、政府之手同向发力,三者缺一不可;要发挥市民之手的作用,其关键在教育,其重点在青少年——从青少年阶段进行城市规划科普教育,以此提升市民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的认识能力,价值判断和家园责任感,让市民具有城市规划参与能力和参与意愿,匹配以通畅的参与渠道和多样化的参与方式,才能够真正实现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治理格局。这是北京新总规对于教育的新期待,也是首都发展新阶段对城市规划和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探索

1.以城市规划知识教育培育青少年认识城市的基本框架

参与城市治理的前提在于城市问题的理性和系统认知。如果没有理性和系统的城市认知,社会公众则会局限于生活经历的直观体验;他心目的城市,是由家、办公室、购物中心、马路、地铁等空间印象的拼贴。这种直观的认知与实际有一定的偏差,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不仅有生活中接触到的空间,还有“看不见的部分”,如变电站、人防地下室等与我们生活场景相距较远但与城市生活密切关联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这些空间系统是相互联系和支撑,共同实现城市的功能。社会公众中建立以上系统理性的城市认知,有助于社会形成讨论城市问题的基础。

2.以规划价值观教育引导关于城市“好”和“坏”的判断

关于城市的“好”和“坏”,公众心目中都有一个标尺,很多时候这个标尺更多是个人利益相关的、短期感受相关的。而城市发展的价值观必然是与城市整体相关的、公共利益相关的、长远发展相关的。悲观的人会说,当个人的价值判断在城市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时候,如果公民没有建立正确的城市价值观,单纯以个人利益和短期感受影响城市政策和规划建设,这将是非常危险的。乐观的人也会说,当公民具有正确的城市价值观,将形成社会公众的集体城市观念和监督,将是比任何规划和行政管可控都有效的力量。因此,需要将规划的价值观传播给公众,引导公众建立整体、长远和超越个人利益的好坏判断。

3.以城市家园情怀教育培育青少对于社区环境的责任感

让公众从“站着看”到“一起干”是城市治理的一大难点。不仅要通过城市价值观教育和知识教育培育公众城市治理参与能力,更重要的是以城市家园情怀培育公众城市治理的参与意愿。从小而言,如果每个市民把社区环境改善当成自己家里的事,一起行动起来,找问题想办法聚资源,社区环境改善将有不竭的动力。从大而言,如果每个市民将城市品质提升当成自己的社区改善一样关注,一起建言献策,找问题想办法,城市品质的提升的动力也将源源不断。

三、实践

以上的实践探索也仅仅是展示了城市规划科普教育能够在城市治理中发挥的潜力,仍需要城市规划工作者和青少年教育工作者继续共同推进,有三个方面得核心问题需要研究和解答。

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希望未来的公民具有怎样的城市规划素养?这个问题是规划科普教育的基础。需要立足公民在未来城市治理中发挥的作用,确定科普教育的素养目标。并依据此目标,在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形成科普教育的学科框架。

其次,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以什么方式进行城市规划的科普和教育?这个问题是规划科普教育的关键。需要将青少年的需求特征、认知能力和学习方式充分结合,才有可能让城市规划的知识和理念真正走进青少年的心里。

最后,如何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科普教育机制?这个问题是规划科普教育持续走下去的要点。需要建立一套机制,将专业教育者、规划师志愿者、商业课外教育机构等多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汇聚起来,相互配合,

各得其所,才能实现规划科普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更多的青少年提供城市规划科普教育的服务。

城市规划与教育的融合从1.0版本的教育空间规划到2.0版本的公众参与,再到3.0版本的城市规划科普教育,都是为了满足北京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是城市规划师与教育工作者合作推进的结果。未来还期待着更多的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工作者携手共进,为落实北京新总规,构建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范式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