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1-26 15:17:22
序言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及核心区控规,全力服务保障首都功能,扎实推进控规任务落实,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根据东城区委、区政府部署,2023年启动朝阳门南北小街环境整治提升项目,与朝阜路(东城段)、平安大街、崇雍大街共同形成“两纵两横”区域景观。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市规划院”)与北规院弘都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规弘都院”)联合体,承担朝阳门南北小街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全线设计工作,并全过程参与项目实施落地。
流年展映,小街新颜
夜幕降临,站在一眼千年的网红打卡点望去,视线中出现了一处泛着暖黄色光线的画面,透过古色古香的建筑落地窗内向里看去,食店、自行车、竹椅……一幅老北京传统街道的生活画面跃然眼前那一抹抹暖黄色的灯光,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这条历史悠久的小街成为了小街一个温暖的注脚。
小街橱窗 昼夜相辉
近日,“老街焕新记”——《东城区朝阳门南北小街及朝阜路(东城段)区域环境整治提升成果展》于朝阳门南小街原宝成当铺(东城区普查登记文物)内正式向公众展出。
朝阳门南小街宝成当铺
展览现场
展厅内精心设计的展墙全面展示了南北小街区域环境整治的显著成效。透过沿街展墙上一个个充满意趣的“记忆盒子”,市民可以看到小街从市井生活到古迹建筑的人文历史缩影。生动还原的20世纪街头巷尾小卖铺场景,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间,回到了过往的悠悠时光。与此同时,临街展墙还别出心裁地用墙砖和瓦片加以修饰,与展厅外真实的小街建筑风貌遥相呼应。这一方橱窗内的生动布置,引得小街上来往行人驻足观赏。“看着这些老照片和物件,感觉记忆一下子回到了过去。现在的小街变化真大,真是既保留了北京味儿,又融入了现代元素,治理得越来越好了!”住在附近的杨阿姨路过街边展厅时不禁发出感慨。
还原年代场景,凝缩历史光影
小街商铺门头设计展示墙
透过展厅的窗户向外看,小街两侧各具特色的店铺设计与井然有序的街巷环境映入眼帘。两个空间遥相呼应,跨越时空却和谐共存,共同展示着小街的时光变迁。
南北小街所呈现的这番崭新面貌,得益于“朝阳门南北小街环境综合提升及周边区域公共空间整治”工作的持续开展与深入实践。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改善区域设施建设,还同时提升了街巷环境质量,实现了历史风貌与现代功能的完美融合。
源起:小街盼新生
南北小街在历史的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彰显了北京城独有的市井活力与生机。然而,随着时代的演进,南北小街也出现了诸如辨识度不足、两侧景观差异显著、空间利用不集约、街道秩序有待改善以及位于公园绿地的盲区等实际问题,迫切需要制定全面而周到的解决策略和升级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与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基本原则,同时扎实推进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着力加强老城整体保护和建设人居环境一流的首善之区,提升核心区环境与生活品质,东城区委、区政府组织开展了包括朝阳门南北小街在内的一系列街巷环境提升项目。2023年,朝阳门南北小街成功申报首都环境建设市级重点项目,成为东城区2023年重要民生实事工程。
2023年2月,朝阳门南北小街环境综合提升及周边区域公共空间整治工作正式开始。市规划院与北规弘都院携手组成项目联合体共同承担全线规划统筹,建筑、景观专业设计以及沿线店铺形象整治提升工作,并全过程参与项目实施落地。
朝阳门南北小街环境整治提升项目范围示意图
行动:小街日日新
因缘际会,朝阳门南北小街及其周边地区正是市规划院与北规弘都院多年深耕的区域之一。
两院作为朝阳门南北小街沿线三个街道的责任规划师牵头单位,多年以来在此区域内开展全流程调研、跟踪与实践工作,全面掌握该地区建设的诸多细节。特别是从参与责任规划师制度孵化试点到核心区控规编制等长期工作的过程中,两院在此逐步推行共议、共创、共建机制,积累了深厚的社区培育工作基础和沟通渠道,并搭建起连接各级部门与当地居民之间的桥梁。多年来的陪伴式工作所凝结的深厚情感与在地“主人翁”意识也成为高标准开展工作的原生动力,坚定探索以更高标准推动首都街道更新改造的工作策略与路径。
两院责师深耕小街,多点调研深度剖析
在深入研究朝阳门南北小街面临困局、各方诉求,总结历次街道整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南北小街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探索以人民为中心的进阶版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以注重效益提升为原则,围绕“为民务实”“打造花园城市”“业态共建共治”为三个基本点开展规划设计,通过优化道路空间、改造市政设施、调和沿街建筑风貌、提升景观节点空间、美化沿线店铺门面等举措,综合解决空间、经济、民生问题。
此次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的全局引领优势,以街道环境整治为触媒推进多主体片区综合性城市更新;以公共利益优先为原则,采用了针对性设计策略化解多方矛盾,提升方案综合效益;以机制创新引领公众参与,凝聚各方共识,联动政府、责任规划师、设计单位与沿街商户共同参与街道整治,全面探索从环境整治到城市治理的可持续城市更新路径,将小街项目打造成为“小而稳、小而美、小而活、小而精”的标志性线性公园工程与基层精细化治理的示范工程。
改造后的小街,交通井然有序,环境舒适宜人,绿树成荫,店铺门面各具特色、富有烟火气,各种要素相得益彰,成为了一个有记忆、有传承、有活力的城市生命有机体,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体验打卡,总体效果得到了政府、居民、沿线单位和商户的普遍认可。
1.朝阳门街道
改造前后对比
2.东四街道
改造前后对比
3.建国门街道
改造前后对比
小街更新,持续记录
朝阳门南北小街环境综合提升工作开展了一年零八个月,工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市规划院与北规弘都院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提供的支撑保障。在这充满挑战的二十个月里,曲折与反复、温暖与满足时刻并存,多年工作积累在这一刻厚积薄发,落地生花。
致谢
感谢北京市东城区委区政府、东城区城市管理委员会,东城区园林局、交通支队等相关委办局,东四、朝阳门、建国门街道办事处对此次朝阳门南北小街环境整治提升项目的支持。
感谢朝阳门南北小街环境整治提升项目组成员:
总体技术支持: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北规院弘都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
建筑及景观专项: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北规院弘都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
业态共建共治专项: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北规院弘都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乐尚艺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33组店铺设计团队(其中包括来自北京建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的高校师生,以及如式建筑、壹贰设计、吃了嘛您等设计工作室)
道路及附属设施设计专项:北京特希达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市政设施设计专项:北京中电诚信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华麒通信科技有限公司、龙腾照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建华诚(北京)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感谢京诚集团、建工集团、277家沿街商户、18个社区居民、长安太和小区、人民文学出版社、史家小学、史家胡同博物馆、天润财富中心、英大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南京银行、徽商故里等单位共同支持此次整治提升工程。
感谢神奇建筑研究室、大观建筑设计事务所、伍陆建筑等设计事务所、新自然主义(北京)景观设计有限公司、东城书法家协会、北京鑫源山英广告有限公司、那地文化、朝西工坊、历史学者刘阳以及摄影师吴强等来自社会各行各业专家学者对街区共建共治工作的支持与帮助。
感谢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日报等媒体对本次项目的跟踪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