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笔识城——规划师眼中的国际城市》

日期:2024-05-09 16:42:54


作者:石晓冬 主编 /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著

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阅读量、转载量均属业内领先的微信公众号Cityif“北京·国际城市观察站”栏目建立4周年来累计发表110余篇国际比较主题的城市规划研究文章中精选约60篇,主要包括空间战略·都市圈研究、科创城市·品质空间、交通出行·未来城市、伦敦·巴黎·东京笔记四大部分内容,并附有国际大都市最新基础数据对比、国际大都市和谐宜居发展指标对比、国内三大城市群主要指标对比等资料分析,汇总整理了国际观察相关研究,是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智库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

目      录

【第一部分 空间战略·都市圈研究】

都市圈发展规律与功能布局的世界经验与北京方向(李伟 伍毅敏)

基于多源开放数据的国际城市空间尺度比较—— 以北京、伦敦、东京、巴黎等城为例(甘霖)

指标体系中的城市愿景:《纽约 2040》与《东京 2020》(伍毅敏)

大伦敦规划漫谈(杨滔)

大伦敦空间转型战略及对北京的启示(常青 李惠敏)

纽约大都市区规划及土地开发利用政策(田莉)

首都圈均衡发展与中心区再强化的东京经验(王吉力  杨明 张宇 伍毅敏 游鸿)

从“单中心”到“多中心”再到“再主中心”:大巴黎都市区的空间治理演变(张尔薇)

巴黎 :思考城市形态的基因密码(常青)

功能疏解背景下的韩国公共机构外迁方案及首尔的应对策略(高雅)

新加坡城市规划浅析(林静)

【第二部分 科创城市·品质空间】

寻踪科学城之瑞典科学城建设的创新与智慧(杨春 李婷 彭斯)

寻踪科学城之败走乌托邦还是重塑创新城——日本学者眼中的筑波科学城(杨春 李鹤)

寻踪科学城——韩国大德科学城一探究竟(朱东 李明扬 杨春)

美国硅谷的创新平台建设经验(王亮)

纽约硅巷发展历程及其对北京城市转型的启示(黄斌)

伦敦科技创新发展纵横(杨滔)

火车站 :地标的文化担当(刘欣)

城市门户的“法式风情”——浅析里昂帕第枢纽区(徐碧颖)

走进兰斯塔德,体验都市“绿心”(崔旭川)

环球影城的成功经验(崔吉浩 吕海虹)

韩国世宗市复合社区中心建设经验及启示(李秀伟)

【第三部分 交通出行·未来城市】

迈向绿色交通的慕尼黑公共交通体系规划(崔旭川)

重塑地面公交线网 :世界城市的行动启示(魏贺)

纽约自行车交通发展的启示(黄斌 李伟)

自行车高速路国内外案例研究(李世伟)

国外停车换乘(P+R)知多少(张鑫 李琦 孙海瑞 王婷)

日本停车治理——日本有位购车制度的立法背景和实施过程(沈悦 李伟 孙海瑞)

国内外大城市功能区交通系统特征经验小结(王耀卿)

未雨绸缪,无人驾驶时代街道设计畅想(杜娇虹)

协同实施走向公平、可持续的城市未来——“人居大会”的历程与《新城市议程》指引的方向(伍毅敏)

以“新”为鉴——新加坡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启示(王君 张晓昕)

低碳生态建设的北欧样本——以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为例(陈猛)

“韧性城市”的概念解析及典型案例分析(赵丹)

美国联邦应急管理架构及 FEMA《2018—2022 战略规划》概述(何闽)

为什么维也纳智慧城市全球排名第一?——《维也纳智慧城市战略框架(2019—2050 年)》(张晓东 叶雅飞)

【第四部分 伦敦、巴黎、东京笔记】

浅议新版伦敦规划草案的理念新趋势(王如昀)

伦敦与北京圈层数据比较分析(王如昀)

伦敦 :城市存量更新的代表(王如昀)

伦敦在优化营商环境办理施工许可证指标方面的做法借鉴(王如昀)

伦敦与北京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方面比较(王如昀)

当你谈论巴黎的时候,你到底在说哪儿?(郭婧)

巴黎的公共交通有多方便?(魏贺 郭婧)

巴黎是古老的城市还是创新的先驱?——三次规划巨变,巴黎如何重塑(郭 婧)

巴黎面向全球的吸引力体现在哪里?(郭婧)

七大战略、30 项空间政策,打造一个安全、多彩、智慧的新东京——《东京 2040》系列解读之一 :规划的总体框架(段瑜卓 田晓濛 杨春)

创建四季都有绿水青山的城市——《东京 2040》系列解读之二 :东京的绿化建设(董惠 田晓濛 杨春)

创建对抗灾害风险与环境问题的城市——《东京 2040》系列解读之三 :东京的安全建设(韩雪原 路林 张尔薇)

为交流、合作、挑战而生的都市圈——《东京 2040》系列解读之四 :东京都市圈(伍毅敏)

面向未来、自由出行、促进交流的城市交通规划——《东京 2040》系列解读之五 :东京的城市交通规划(孔令铮 魏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