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城市空间的规划响应】在城市领域,人类从未停止对未知的探索和对未来的畅想。纵观历史上历次科技革命,每一轮技术革新都深刻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并进一步引发城市规模等级、组织模式、形态布局及空间功能的变化。当前,我们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之中,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各类新技术正在让城市变得更加数字化、智慧化、人本化。在此背景下,技术要素驱动下的规划响应及变革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为了及时把握未来城市空间变化、多角度总结新兴技术带来的城市空间变革趋势、解析未来城市空间变化的驱动机制,并开放性讨论基于变化可能性的规划应对策略,本刊以“未来城市空间的规划响应”为话题,分享面向未来的城市规划新范式、新框架,剖析未来城市演变的机理路径和时空矩阵,并探讨城市内居住、消费、就业、交通、物流空间的变化及相应的规划应对策略,以期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对未来城市发展的适应能力。国内外关于未来城市的研究发散到人类学、社会学领域。本话题以城市规划为视角,聚焦技术引发的城市空间变革。规划的未来与城市的未来密切相关,期待通过本期话题与读者共同探讨数智化时代城市空间的新变化、技术影响城市空间的新机制及未来规划服务的新模式。感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陈猛和郭冬雪对本话题策划和组稿的贡献!本刊编辑部
【人居型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人居型遗产是指有人类居住并存在一定活力的文化或自然遗产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等),其中的传统生活与传统空间相互依存共生,具有遗产和生活的双重属性,是一种“活态遗产”。1964年《威尼斯宪章》提出文化遗产具有活态属性;1999年《巴拉宪章》强调“应尊重、保存、而不是抹煞人类和遗产地之间的重要关联”;200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进一步提出“社区”在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国对人居型遗产的关注不断加强。近年来我国的文化遗产概念逐渐被公众认可,进入法定保护名单的文化遗产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但在过去30年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各类遗产地都或多或少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在一些房地产和旅游开发价值较高的地区,重“遗产本体”而轻“居民记忆”和地方生活等“活态遗产”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本话题聚焦国内外人居型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前沿理论、方法和实践案例,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居型遗产,从政策制度、保护技术、社区参与、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分析和总结,从而拓展学术界和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力图为我国自然与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人居型遗产的概念演进与社区路径》一文,重点梳理了20世纪以来国际文件中关于人居型遗产、活态遗产、遗产社区等核心概念的演进,强调社区在人居型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并给出了社区在遗产意识培育、价值认定和保护对象选择,以及保护的空间行动与政策设计、阐释、推广与遗产价值化等的参与方式和途径。《居者维其屋:居住者与历史建筑保存状况的关联性调查》和《人居遗产社区的可持续更新——基于口述史方法的探讨》两篇文章,分别从居住者与历史建筑关系(人与空间)及口述史方法两个角度,探索人居型遗产与传统物质性遗产保护传承不同的调查方法。其他的文章为代表案例研究,覆盖城市、村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街区或风貌区的保护案例。这些较为经典的案例,既聚焦新方法和新技术,也从批判性遗产的角度进行反思,特别关注少数民族村寨的独特文化价值。特别感谢同济大学杨辰在本话题策划、组稿、审稿中的贡献!本刊编辑部
【首都生态文明实践:超大城市绿带规划与治理】遵循“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秉承尊礼仪秩序为国脉、融山水环境于一体的传统营城思想,北京构建了“都-城-郊-野”的空间体系,塑造了带山襟海、城水相依的空间格局。两千多年来,北京城市建设始终与山水环境融于一体,以绿为底,牵系北京城与北京湾的生态与发展脉络。北京的绿化隔离地区是首都的发展屏障,既维系着自然生态永续,也巩固了首都城市空间秩序,是融合古代营城思想与现代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1958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分散集团式”空间布局,防止城市蔓延成片,首次提出建设“绿化隔离带”;1993年版城市总体规划确立了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简称“二绿地区”),并于2003年正式形成第一版二绿地区规划,确立了城市九楔空间格局;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建成、建好绿化隔离地区的规划目标,全面推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随着《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减量提质规划(2021年-2035年)》正式获得批复,二绿地区发展进入新阶段,正紧密衔接规划实施,将规划蓝图转化为实施路线图。二绿地区自确立至今,始终是北京湾从山到海的关键转承之处,是彰显大国首都历史底蕴、保障首都自然生态永续的重要生态屏障,承载着延续首都历史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使命。二绿地区规划是我国首个超大尺度非建设空间减量实施型规划,旨在坚持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筑牢城市安全韧性屏障,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系统规划建设一个万物共生、安全共筑、城乡共融、城绿共美的城市生态绿环。二绿地区规划把握跨区域生态空间多元、动态、柔性、共治的特征,用生态方法解决生态问题,用柔性治理工具与共识行动统筹多元利益,贯通从战略目标到行动方案的全流程治理。同时,二绿地区规划强调编制过程中多部门、多主体的协调沟通和共识建立,形成常态化协调机制,在后续跨区域生态空间治理过程持续发展作用,为推动超大城市城市绿带建设提供借鉴。本期话题“首都生态文明实践:超大城市绿带规划与治理”刊发一组文章,从学术理论、规划实践、实施管理等多个维度,从生态规划、城乡融合、土地政策、景观营造等多个视角,系统解读北京在二绿地区规划与治理过程中的经验与思考。感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张尔薇在本话题的策划、组稿和审稿中的贡献!本刊编辑部
【京津冀共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同时要求尽快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 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 201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 2021年8月,《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明确了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相关任务。随后北京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国土空间近期规划也相继提出“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推动形成京津冀城市群主干构架”。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已成为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及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抓手,对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影响深远。同时,首都都市圈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重要且特殊,承担了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方航运核心等诸多国家级职能,集聚了各类高端要素,承载着重要国家使命,对保障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首都都市圈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也面临着核心城市“大城市病”严重、区域内部发展落差大、空间发展失序等较为严峻的区域治理难题,亟需梳理发展脉络、加强形势分析,对首都都市圈空间一体化发展进行统筹谋划。 本话题围绕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重点工作,从总体建设思路、产业创新、职住通勤、协同机制、国内外经验等几个方面出发、聚焦京津轴线、通州与北三县等重点地区,组织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廊坊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等研究单位开展了论文写作,系统梳理了首都都市圈空间发展的典型特征、主要问题、内在成因和深层机制,提出了下一步的空间发展策略和具体措施,为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提供研究基础和实践参考。 感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朝东在本选题的策划、组稿和审稿中的贡献! 本刊编辑部
【北京城市设计导则: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历经七十余年的发展与演变,当下的北京已成为一个城野交错、体量庞大的复杂有机体。纵观北京城市设计积累的大量丰富实践,城市设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北京,这座“美善之极、未可言宣”的“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这座古老而华美的城市,与其他城市一样,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也无可避免地出现了城市风貌不清晰、设计语境不统一、编制效能参差不齐、编制方案实施落地不甚乐观等问题。作为千年古都、大国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北京要“塑造怎样的城市特色”以及“如何发挥城市设计的作用”?作为回应,历时五年时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了《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的编制工作。《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和《北京市城市设计技术要求》作为标准文件,于2021年4月通过政府网站公开发布。作为全市首个城市设计统领性文件,核心内容纳入了各级、各类法定规划编制标准和各类更新技术指引,指导各层级法定规划以及各类更新实施方案的编制、实施;同时,导则明确了各类专项和专业导则编制的框架要求、要素框架和引导方法,先后指导了街道、滨水、第五立面和景观眺望系统、城市色彩等导则的制定。《〈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传承价值·构建体系·统筹实施》一文,系统介绍了导则的编制思路和技术方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和城市更新工作推进背景,立足北京城市特色和城市设计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北京城市特色风貌的核心内涵,建立了城市设计的编制技术体系和传导体系,形成了“设计导则+编制技术标准”为核心的系列成果,为城市设计的编制、管理与实施提供技术支撑。皇城城廓是明清北京“四重城廓”之一,是北京老城整体格局保护的重要保护对象。《皇城城廓城市设计:从系统构建到实施引导》一文,聚焦皇城城廓城市设计,系统回溯从文化-空间-功能-探访等系统构建,到项目库-任务书-政策包等实施引导的工作逻辑,着重总结其工作层次、方法与效用。在此基础上,立足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三级三类四体系”,探讨北京老城以至一般历史地段概念类城市设计的编制范式。《东长安街纵深地区城市设计:面向多层级协同实施的城市设计编制探索 》一文,以东长安街纵深地区为例,从东城区属地的视角,结合该区域的突出特点,对面向多层级协同实施的城市设计方法路径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规划策略。长安街纵深地区紧密包裹在长安街的南北两侧,是长安街体现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三大功能定位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窗口形象的重要组成。《北京大红门地区博物馆群及配套服务区方案征集:南中轴地区博物馆群城市设计探索》一文,从该地区继承发扬北京中轴线壮美秩序、打造南部地区新增长极,以及建设世界级博物馆群及其配套区的时代使命入手,提出建设大国文化展示新中心、国际交往引领新舞台、南城高端发展新引擎、生态双碳治理新样板、人民城市实践新区域五大愿景目标,打造产业复合多元、交通以人为本、生态自然低碳、文化古今交融、展城无 界融合,以及实施弹性灵活的南中轴博物馆群,为后续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北京东坝北西区公共空间景观风貌设计方案: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园城共融城市设计探索》一文,首先从区位价值、生态资源、历史底蕴等多维分析切入,明确东坝北西区作为外交战略空间、发展示范空间和开发机遇空间的角色定位,提出以高端发展、国际交往、文化自信与城轨融合为目标,构建生态带动蓝绿交融、功能推动三心交互、文化驱动古今交辉、慢行联动立体交织四大空间设计策略,塑造便捷宜人的公共空间与富有魅力的景观风貌,激活区域发展潜力,为园城共融城市空间的营造与设计提供有益探索。《北京延庆休闲度假商务区综合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城-园-产融合城市设计探索》一文,以延庆RBD综合规划为例,着眼延庆全域发展格局,进行面向赛后/会后可持续发展的城、园、产融合的城市设计探索,对规划范围内的产业体系、功能布局、空间形态和实施时序进行整体安排,构建了“战略-体系-方法-工具”的城市设计工作框架。从战略导向、规划体系、设计方法实施管控四个方面展开介绍了工作思路和方法。《针灸式TOD带动老城更新的一体化规划方法探索》一文,首先从空间资源、空间管理、空间品质、空间功能等提炼既有站点更新改造的问题和痛点,以北京地铁崇文门站、菜市口站、北海北站更新改造的案例,进一步落实针灸式TOD在公共空间更新中的设计方法。从实际案例中提炼出站点改造的工作方法和规划策略,为今后历史街区内的轨道站点更新提供参考。《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工作,是着眼于城市设计建章立制所开展的全域性、系统性的规划。导则中各项技术要求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实情况还有待于检验,通过实践反馈保持导则的持续动态完善。感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郭婧对本话题的贡献!本刊编辑部
【15分钟城市:一刻钟生活圈定义下的理想城市图景】“生活圈”概念起源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日本,其后的80-90年代引入我国;“15分钟城市”是“时间都市主义”城市规划概念之一。近年来,欧美学界受到法国社会学家François Ascher时间城市主义(Chrono-Urbanism)理论影响,卡洛斯·莫雷诺(Carlos Moreno)于2016年提出“15分钟城市”(15-minute City)概念,其目标是让城市社区居民可以在步行或骑行15分钟范围之内,满足衣、食、住、行、娱等大部分日常服务需求,旨在减少人们通勤时间,提升生活便利程度。他参考了佩里于20世纪初提出的邻里单元和勒·柯布西耶于50年代构想的昌迪加尔城市模型,以及简·雅各布斯于60年代提出的社区多样特性等理念,提出15分钟城市应遵循邻近性、多样性、适宜密度和普遍性四大原则,其中社区发展则需涵盖住房、就业、购物、医疗保健、教育和娱乐六大主要功能。由于新冠疫情对出行限制等一系列卫生管控政策的实施,欧洲一些城市政府开始将15分钟城市作为应对疫情对居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重要举措。巴黎市长安妮·伊达尔戈(Anne Hidalgo)甚至将15分钟城市作为其竞选的重要纲领之一,并在连任后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地。欧美城市的“15分钟城市”概念与亚洲城市的“生活圈”概念有一定差异性。“生活圈”多注重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补短板和配置优化;而“15分钟城市”更加体系化,是对新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的探索。近年来,这两个概念叠加的“15分钟城市生活圈”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其在降低出行距离、缓解交通拥堵、降低城市碳排放、推进城市更新等成效显著。巴黎、伦敦、米兰、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相继开始的规划实践,从多个维度彰显城市整体魅力,愈发展现出一个个理想城市的生活图景。如巴黎以公共沙龙式的社区空间和功能,打造有温度生活圈;东京以多圈层城市规划为原则,导向居住、定住、定居等多功能的生活;波特兰以绿色共治营造健康生活氛围,打造“人行友好型社区”;新加坡以政府为建设主体,整合所需商业网点至单一的邻里中心,以形成社区生活圈的物理中心,等等。随着我国城市逐渐转向集约式、内涵式发展,“生活圈”、特别是“一刻钟生活圈”越来越多地受到政府的重视。2016年,上海市率先开展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其后广州、济南、长沙、厦门、成都等城市陆续开展了相关实践。2018年,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出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首次在中央文件中将“生活圈”作为重要内容,其后自然资源部、商务部等多部门陆续出台相关文件,“一刻钟生活圈”逐渐成为完善居民生活服务的重要抓手。北京高度重视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其已被纳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和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出台《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促进生活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措施》,指导便民生活圈建设。将便民生活圈纳入《北京市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作为全市四级商业消费空间体系第四级:“社区级”,一体化构筑多层次商业格局。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构建,通过小切口惠及大民生,让市民获得切实幸福感的同时促进社会治理,需要政府多部门、市场主体、学者和市民的共同关注。本期话题从尽可能广泛的国际视角,通过理论梳理、案例借鉴和北京实践三个板块,以期对北京目前的工作进行初步总结及对未来的实践带来启示。感谢北京市商务局生活服务业一处和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本话题的贡献!本刊编辑部
【赓续:我国线性文化遗产之保护实践】1992年11月,在美国圣达菲召开的第1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常规会议上,首次将“文化景观”作为一种遗产类型正式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列入文化遗产范畴。1994年11月,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专家会议上提出“线路( Routes)是我们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1995年,在柏林召开的第1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常规会议上,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和遗产线路(heritage routes)的释义出现在世界遗产名录附件3《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按照世界遗产领域的定义,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指一种陆路、水路或者混合类型的通道,其形态特征的定型和形成基于它自身发展和功能演变,展示了人类迁徙和交流相关的特定的文化现象,代表了一定历史时期国家或地区内部、国家或地区之间人的交往和文化的交流传播。线状、带状的文化景观即是文化线路或遗产线路,更突出沿线的移动、交流与互动发展。从文化景观到线路,再到文化线路和遗产线路,世界文化遗产形态类型不断丰富。线性文化遗产是灿烂的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赓续民族基因、续写民族传奇的重要价值。2006年,单霁翔在“文化线路”和“遗产线路”的基础上,完善了我国线性文化遗产的概念,强调了物质和文化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已基本判别出由长城、大运河、南粤古驿道、丝绸之路等构成的国家线性文化遗产体系。2019年,《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出台,开启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单独个体”转向“线性整体”之路,跨区域的线性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期话题文章,即是针对目前我国线性文化遗产普遍存在的空间跨距大、沿线点段相似、分段管理困难等特质所导致的文化遗产保护的碎片化和传承的代际偏差等问题,探讨如何充分展现遗产整体价值、凸显点段特色、实现代际传承等我国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问题。特别感谢北京建筑大学汤羽扬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赵志庆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张景秋教授对本专题的贡献!
【人民城市: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创新模式探索】城市规划的价值导向因时代发展与人的需求而不同,随之产生规划范式与规划师角色的不断演变。当下,我国城乡规划所担负的物理空间布局与资源配置功能,正在逐步向价值塑造及城市治理等的拓展。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人民城市”理念,要求走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城市工作中的具体体现;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了这一理念和要求,实现中国城市现代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话题“人民城市: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创新模式探索”刊发一组文章,试图在我国城市建设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场域中,从学术和实践层面解析这一核心理念,以期引发更深层的思考。《人民城市的理论解析及实践逻辑探究》一文,以成都城市治理的实践经验,从人民城市的四个时代特征出发,提倡“制度体制、空间场景、基层网络、多元主体”四个维度的建设,探索人民城市的中国之路。《“人民城市”理念的人民主体观与城市现代性》认为,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时代命题的提出,需要进一步审视“人民城市”理念的理论基础、价值导向和治理场域,同时需要进一步对其内涵构成、运行逻辑、作用机制、治理干预等开展深化研究。《迈向人民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大型技术系统视角》,则从大型技术系统视角探讨智慧城市建设中三个“社会—技术”问题,进而讨论迈向“人民城市”的智慧化进程中空间与规划师的定位。《人民城市理念下的智慧城市规划价值导向思考》提出,鉴于智慧城市“物理-社会-赛博”的三元空间演变,未来智慧城市规划的价值导向应基于人民城市理念,同步推动规划的科学技术性与公众参与性,最终实现“城市善治”与“科技向善”的长期愿景。《面向社区治理实践的社区幸福评估体系研究》一文,以社区幸福的概念内涵和特征为基础,挖掘社区幸福评估工具支撑社区治理工作的优势及切入点,旨在辅助地方政府协调社区治理和服务。《面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社区体检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的贡献在于,是在城市体检的框架下,结合既有理论研究、规划建设规范与责任规划师的实践需求,探索构建一套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面向社区规划与更新实践的社区体检指标体系。《面向“人民城市”治理的数字化技术创新框架研究》认为,数字技术在“人民城市”治理理念的实践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而构建有效的引导框架是实现这一系统性过程的关键,本研究旨在为“人民城市”治理理念下数字化技术创新提供引导。《社会-空间视角下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多尺度分异的特征、机理与响应策略》一文,立足人民城市理念,解释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面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从而建立起社会-空间视角下的片区、院落、家庭多尺度分异分析框架。《北京:基于豆瓣同城数据的城市游击活动时空特征研究》,以北京为例,对游击活动及其空间载体特征及类型展开研究,对于揭示此类现象的内在形成机制及提出相应的城市政策指引,旨在促进城市活力。《北京西城区:人民城市视角下口袋公园儿童友好性研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更新,亟待把儿童的需求放在更重要的位置。通过规划设计手段提升口袋公园的儿童友好性,摸清现状问题并提出提升优化策略,将为周边儿童和居民创造更宜人的城市空间。《北京西城区:全民健身路径现状研究与改造建议》认为,全民健身路径是立足于社区的最为普遍、最贴近居民生活的公共健身空间,其空间品质的提升是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议题。基于对北京西城区52个案例的实地调研,通过社区全民健身路径的优化,让城市成为百姓宜居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