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规划建设》2023年第2期

日期:2023-07-24 12:24:10

【人民城市: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创新模式探索】

城市规划的价值导向因时代发展与人的需求而不同,随之产生规划范式与规划师角色的不断演变。当下,我国城乡规划所担负的物理空间布局与资源配置功能,正在逐步向价值塑造及城市治理等的拓展。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人民城市”理念,要求走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城市工作中的具体体现;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了这一理念和要求,实现中国城市现代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期话题“人民城市: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创新模式探索”刊发一组文章,试图在我国城市建设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场域中,从学术和实践层面解析这一核心理念,以期引发更深层的思考。

《人民城市的理论解析及实践逻辑探究》一文,以成都城市治理的实践经验,从人民城市的四个时代特征出发,提倡“制度体制、空间场景、基层网络、多元主体”四个维度的建设,探索人民城市的中国之路。《“人民城市”理念的人民主体观与城市现代性》认为,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时代命题的提出,需要进一步审视“人民城市”理念的理论基础、价值导向和治理场域,同时需要进一步对其内涵构成、运行逻辑、作用机制、治理干预等开展深化研究。《迈向人民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大型技术系统视角》,则从大型技术系统视角探讨智慧城市建设中三个“社会—技术”问题,进而讨论迈向“人民城市”的智慧化进程中空间与规划师的定位。《人民城市理念下的智慧城市规划价值导向思考》提出,鉴于智慧城市“物理-社会-赛博”的三元空间演变,未来智慧城市规划的价值导向应基于人民城市理念,同步推动规划的科学技术性与公众参与性,最终实现“城市善治”与“科技向善”的长期愿景。《面向社区治理实践的社区幸福评估体系研究》一文,以社区幸福的概念内涵和特征为基础,挖掘社区幸福评估工具支撑社区治理工作的优势及切入点,旨在辅助地方政府协调社区治理和服务。《面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社区体检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的贡献在于,是在城市体检的框架下,结合既有理论研究、规划建设规范与责任规划师的实践需求,探索构建一套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面向社区规划与更新实践的社区体检指标体系。《面向“人民城市”治理的数字化技术创新框架研究》认为,数字技术在“人民城市”治理理念的实践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而构建有效的引导框架是实现这一系统性过程的关键,本研究旨在为“人民城市”治理理念下数字化技术创新提供引导。《社会-空间视角下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多尺度分异的特征、机理与响应策略》一文,立足人民城市理念,解释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面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从而建立起社会-空间视角下的片区、院落、家庭多尺度分异分析框架。《北京:基于豆瓣同城数据的城市游击活动时空特征研究》,以北京为例,对游击活动及其空间载体特征及类型展开研究,对于揭示此类现象的内在形成机制及提出相应的城市政策指引,旨在促进城市活力。《北京西城区:人民城市视角下口袋公园儿童友好性研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更新,亟待把儿童的需求放在更重要的位置。通过规划设计手段提升口袋公园的儿童友好性,摸清现状问题并提出提升优化策略,将为周边儿童和居民创造更宜人的城市空间。《北京西城区:全民健身路径现状研究与改造建议》认为,全民健身路径是立足于社区的最为普遍、最贴近居民生活的公共健身空间,其空间品质的提升是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议题。基于对北京西城区52个案例的实地调研,通过社区全民健身路径的优化,让城市成为百姓宜居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