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目前,北京城市发展进入了总规实施第二阶段,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骨架基本成形,轨道交通由高速建设向高质量服务转变;同时国家政策也要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应开展评估工作,提升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为有序推进北京轨道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要系统总结发展经验,分析发展问题,研提发展对策,探索发展路径,因此开展本项评估及体检工作。二、主要内容与特色轨道交通评估体检工作以首都高质量发展为统领,落实轨道与城市协调发展、公共交通优先战略、解决大城市病等目标,以更广的视角看待轨道交通发展,跳出轨道看轨道,构建轨道交通评估体系和指标,分析轨道交通发展特征和成效、存在问题,研提对策建议,探索建立定期评估、动态维护机制,持续推动轨道交通与城市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1. 建立体现首都特色,面向超大城市的轨道交通评估体系和指标。围绕首都“安全、绿色、高效、便捷、经济”的发展要求,构建“高品质、高效率、一体化、人本化、可持续”五大维度指标,从单一体系评估,向多体系融合、多系统互适、多维度交叉转变,由强调设施供给向提升服务水平转变,由重轨道覆盖向重实施效果转变,由重轨道自身向重城市协同、交通系统协同转变,由关注运营企业向关注使用者转变,由高速发展向综合效益最大化转变。“三个层次”和“五大维度”评估体系2. 以更广的视角看待轨道交通发展,跳出轨道看轨道,从“轨道+”多维度系统审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状态。轨道交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与城市发展协调、与综合交通协同、服务水平的提升,跳出轨道看轨道,以更广的视角看待轨道交通发展,从“轨道+城市”、“轨道+综合交通”、“轨道+服务”等多个维度系统审视轨道交通发展中的主要成效、发展特征、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推进北京轨道交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3. 创新应用节点场所模型评估方法,综合判别“网络中心体系”与“城市中心体系”耦合性。一方面,以换乘能级、站到网络其他节点的便捷度、乘客途经网络各节点的概率、45分钟“轨道+慢行”可达性为核心评估网络中心体系。另一方面,根据轨道交通规模化、集约化属性,选取人口、岗位、公共活动密集区域,包括“功能区(就业中心)+商圈+公共服务中心+居住中心”为主构成城市中心体系,作为轨道交通线网服务的重点区域,应用节点场所模型评估城市效能与交通效能的匹配度,综合判别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功能体系的耦合性和协调性。节点-场所模型和支持度分析方法 4. 探索建立以人为本,“点、线、面”相结合的轨道交通网络评估模式,精细化提升服务水平。以人的画像为支撑,依据面到面、站到站、门到门的出行需求,从网与城、线与廊、站与地融合方面,判别轨道网络与四个中心、重点功能区、城市空间形态等的耦合性,评估“网-城-人”融合发展关系,对全市轨道交通精细化服务提升有重要指导意义。三、成果应用1. 项目搭建了“3+3+5+X”评估体系和指标,对全国、特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起到重要示范作用。2. 项目主要成果纳入2021年度城市总体规划体检报告,有力支撑了《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0年-2035年)》《北京市域(郊)功能布局规划(2020年-2035年)》等相关规划编制工作。
一、项目背景和构思首都功能核心区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和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提出了建设健步悦骑城区的目标。发展步行与自行车交通既是核心区创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首善之区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新时代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重要途径。项目以“凝聚共识、完善规划、建立机制、推动实施”为目标,以“政务保障、老城保护、民生改善”为要求,遵循“市区携手、专家领衔、多方参与、专业融合”的组织模式,采用“社会治理思维、交通工程方法、城市设计手法”的工作方法,提出了打造健步悦骑城区的愿景方案、技术方法和实施路径。围绕历史篇、现实篇、需求篇、愿景篇、方案篇、计划篇六大篇章,面(街区管控)、廊(廊道贯通)、段(路段提质)、点(节点优化)四个层面编制了规划方案,形成了措施工具箱,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了一系列宣传体验活动。 “健步悦骑”解读二、项目内容和特点1、摸清底数,搭建北京市首个慢行系统全景平台开展了厘米级数据设施普查,利用全景分析、卫星影像分析等技术,完成了1160公里街道数据采集,首次覆盖人行道平整度指标。搭建了慢行全景数据平台,客观层面率先从步行骑行视角采集街景数据,主观层面集成了接诉即办、网络数据和问卷数据等。完成了慢行体检评估工作,推动建立核心区慢行体检评估机制。2、供需结合,率先建立健步悦骑指数评估体系及步行骑行潜力分析方法供给侧建立了健步悦骑指数评估方法,需求侧建立了步行骑行潜力分析方法,明确了各街道行政区划的健步悦骑水平和潜在步行骑行量。基于健步悦骑指数和步行骑行潜力,构建了街道分类矩阵,针对核心区32个街道行政区划提出了差异化的改善目标、措施和时序安排。 健步指数和步行潜力3、统筹兼顾,精细分析、精准应对多样需求和多元诉求应对政务保障、老城保护、民生改善多种要求,提出了政务交通管控整治要求,聚焦历史文化街区划定了步行街区和无车街区,并识别全域内部路构建了“一主+四特色”的慢行网络。应对通勤、生活、休闲多样需求,编制方案构建新型自行车快速廊道,打造三级林荫街巷,塑造健步悦骑游览路线。应对就学、就医、旅游人群多方诉求,制定了安心通学路、无障碍就医路、便利接驳路、活力商圈路、文化探访路的改善方案。 安心通学路改造4、着眼实施,建立慢行系统更新提质技术方法体系及实施流程体系制定面向慢行系统全要素、更新改造全流程的措施工具箱。采用“现状问题-街道要素-空间条件-措施工具-借鉴案例”的索引逻辑,制定了字典式成果框架。从统一标准的刚性管控转向可选菜单的弹性分析,提供多样的菜单式可选项,鼓励小微创新。兼顾技术性指导和流程性指导,提出了各类项目实施的流程、难度、成本、主责部门。建立以街道行政区划为单元的基层治理模式,形成了32个街道的问题点位清单和分年度、分类型的实施项目库,提出构建“重点地区示范先行、其他地区渐进式改善”的实施机制。5、孕育文化,策划开展广泛多样的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活动以人民为中心,开展了问卷调查、市民访谈、电视媒体宣传、居民议事会等工作。举办了“健步悦骑LOGO”和“健步悦骑路线”征集活动,发布了健步悦骑路线地图。策划组织了大栅栏健步探访、双城记悦动骑行、红色路线探访等10场健步悦骑体验活动和讲述活动。 健步悦骑体验活动三、规划应用和实施成效支撑和指导相关规划编制:成果支撑了新一轮《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北京市“十四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任务》的编制,纳入了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推动实施,引领全域示范:推动了王府井、前门大栅栏、南锣鼓巷、六铺炕等地区的慢行系统改造,实现了王府井慢行交通示范区的打造、南锣鼓巷地区的交通环境整治提升、西师附小通学路的改善等,为北京市、全国各城市开展同类工作提供了有力示范。凝聚共识,推动政策决策:依托项目成果形成2份专报、3份西城区人大政协提案,推动核心区和中心城开展慢行体检评估工作,推动长春、唐山等城市对慢行系统规划建设的关注和相关工作的开展。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建设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市,构建连续安全的步行和自行车网络体系。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强调抓好重点地区和节点的步行环境和自行车系统规划建设。该项目以解决回龙观和上地两地区之间的出行痛点为抓手,全面推进自行车出行改善示范项目的实施。本规划是北京首个自行车出行环境改善示范项目,是全国首个自行车专用路规划编制项目,规划试图为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经验,为治理超大城市复杂问题探索新的模式,为城市慢行系统建设指引新的路径。自行车专用路实施前回龙观至上地地区出行状况回龙观至上地自行车专用路现状 规划的四大创新点1.战略引领。统一全社会对自行车复兴的认识,强调具有独立路权的自行车交通基础设施是践行城市总体规划的有力政策工具!2.探索新法。规划成功填补了自行车专用路这一全新形式交通基础设施的三大空白。3.全面协作。(1)规划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由工程可行主导向规划功能引导的转变,联合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多方搭建综合协作平台,实现战略价值的多主体双向传递。规划价值观转变范式(2)形成全过程滚动更新流程,实现全生命周期规划,从“一次规划服务”转变为“持续规划服务”,从“单一性方案服务”转变为“全周期实施服务”。(3)全社会共同编制规划、见证规划、完善规划,由精英式规划拓展为合作式规划,由技术合理型规划拓展为社会认同型规划。4.科学预测。重新审视需求预测对传统路径的依赖,摆脱业内用机动车需求预测模式解决自行车需求预测问题的桎梏,形成适合自行车专用路的“预评估五步法”。规划的应用与实施效果:1.主持编制住建部《自行车专用道技术导则》,为国家层面推行相关政策提供了技术支撑;参与编制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自行车专用路建设关键技术》书稿,为同类项目编制提供样板支撑。2.绿色减排。促使转变城市交通出行结构,引导和培育市民绿色出行习惯效果显著。切实减短回龙观至上地地区的出行时间,提升通勤出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自行车专用路开通前后出行时间变化3.自行车专用路的开通重新掀起自行车复兴回归全国性的舆论热潮。自行车专用路舆情分析4.促进全市慢行系统完善顶层设计,实现政府社会协调联动。2020年6月,市领导考察北京自行车专用路
北京停车是一个复杂社会问题,停车专项规划既是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和《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的实施专项,也是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委员会、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联合组织十六区停车专项规划的总体顶层战略方案和实施方案。项目具有以下特点:1.创新规划编制体系——多层级协同: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与《城市停车规划规范》的基础上,率先构建城市层面多层级协同的停车规划体系,实现了城市规划体系上的全链条衔接与贯穿。图1 北京市多层级协同的停车规划体系2.注重规划实施政策——全链条协作:突出公共政策导向,从停车治理视角反思规划实施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开展停车政策、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全链条的前期研究,共同支撑北京市停车专项规划。编制政策文件,实现从传统规划技术向公共政策研究的转变。3.细化空间实施层次——全域空间协调:制定了“市-区-街道”三级停车规划,先开展分区停车专项规划,再整合、修正形成全市停车专项规划,在规划模式上率先实现了从区到市、“自下而上”的规划转型。4.加强政策管控体系——全周期治理:构建政策管理体系,坚持政府推动和社会共治相结合,坚持引导性和限制性需求管理并重,重点把握总量控制、分区管理、配建优先策略,从整体控制、设施规划、配套管理三个方面提出具体方案。 图2 北京市停车规划政策管理体系5.绘制一张蓝图——明晰战略目标:以需求预测为基础,明确北京市停车规划发展目标,提出总量控制、分区管理、结构合理的停车规划路径,建立与动态交通发展相平衡的静态交通发展格局。6.革新治理模式——多元治理模式:引进“社会治理”的理念,探索形成了“政府——企业——公众”多方治理模式,在王府井、南锣鼓巷、回天地区等开展了法治、共治、精治的停车治理实践。7.完善停车法规——政策机制保障:分区、分类、精细化修订公共建筑配建停车位标准,提出停车配建上限管理,由被动满足需求向主动引导需求转变。北京市停车规划分区8.重视控规落地——纳入法定规划:结合单独供地、综合利用、枢纽建设、绿化配套等方式,明确近远期规划城市公共停车场规模,已纳入分区规划,并将及时纳入各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推动建设落地。9.再造项目审批流程:协同公共停车场规划与用地空间,注重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制定政策文件,明确公共用地与自有用地单建地下公共停车场的全流程办理方式,以及单建地下公共停车场的规划管理、用地管理与不动产登记。本项目获2019年度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奖二等奖。
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等上位规划要求,以轨道交通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统筹、协同、融合轨道交通空间资源,科学制定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分期实施路径,优化出行结构和引导城市空间布局,我院编制完成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线网规划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重要手段。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刻把握“都”与“城”、疏解与提升的关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建立轨道交通发展顶层设计,提出上升战略、规划统筹、引领融合、交通一体、精细服务、可持续发展六方面策略。以统筹轨道交通一张网为核心,加强与区域、城市、交通、体制的融合,形成“1+2+9”规划内容体系——1个总体规划,2个专项规划,9个专题研究。线网规划在完善提升中心城区既有线网的基础上,新增建设副中心线网,构建区域快线、地铁快线,有序发展中低运量,与铁路网相互衔接协调,推进四网融合,构建北京轨道发展蓝图和实施路径,多方位开展工作:(1)对标国际系统评估,多情景预判需求;(2)立足服务首都,多约束优化空间布局;(3)区域视角统筹资源,多网络融合体系;(4)落实城市总规,多空间构建发展模式;(5)协调轨道与城市,多层次协同发展;(6)注重效率和效益,多样化服务品质;(7)深入可实施规划,多系统统筹实施;(8)创新机制体制,多方位保障可持续。项目实现了从增量规划转向高质量发展规划、从项目建设转向用地融合、从战略支撑转向主动引领城市,从专项规划转向统筹协同规划。项目主要创新内容:(1)首次围绕“都”与“城”,优化轨道服务空间布局。(2)创新空间协同模式,促进轨道与城市协调发展。(3)以功能融合为核心,统筹构建多网络融合体系。(4)创新规划实施机制,保障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项目主要技术特色:(1)突破市域,着眼于区域统筹轨道交通系统。(2)以轨道交通为核心,强化与其它交通子系统的全方位融合。(3)构建区域快线和地铁快线两层快线网络,服务中长距离轨道出行。(4)针对所有存量轨道资源,开展改造优化工作。(5)推动多域多网多维度轨道交通资源共享。规划促进市政府轨道交通相关政策和工作方案的出台,为规划实施提供技术保障,支撑区域规划、重大专项规划编制,指导近期建设规划和轨道交通一体化工程实践,指导大型项目落地实施。 北京市城市空间结构组织示意图 轨道交通与超大城市集约化簇轴协同发展示意图
北京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核心问题,近期着力缓解交通拥堵,远期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谋划首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蓝图。规划实现了从传统设施规划向城市移动性规划的转型,重点研究确定了交通出行规模、方向、方式和效率的系统性要素,并着眼于整个城市群空间布局和结构,统筹规划和建设了交通网络系统,建立了新的交通治理体制机制。——实现“三个统筹”和“三个协调”:实现与国家政策要求对接落实的统筹、与城市总体规划协同互动的统筹、与交通行业发展条块管理的统筹。实现交通服务保障能力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交通发展方式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交通体系格局与城市布局相一致。——注重“两个坚持、四个加强”:坚持交通引导城市发展战略,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强交通方式之间协调,调整综合交通体系格局;加强交通需求调控力度,优化交通出行结构;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供给,提高交通服务保障能力;加强静态交通秩序管理和智慧交通创新,提升城市出行品质。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发展基础与形势要求,规划目标与发展战略,交通体系与城市协调发展,交通体系与分区功能组织,交通网络和设施优化布局,交通治理与品质提升,规划实施与政策保障,近期建设行动。项目主要创新内容和技术特色:1.实现国家政策、城市总规、行业规划的统筹。2.实现了综合交通服务保障能力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3.实现了交通发展方式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4.建立分圈层、分廊道交通发展模式。5.首次构建主副结合的综合交通体系网络格局。6.发挥北京的一核作用支持京津冀交通一体化。7.提升客运枢纽和交通节点效率和服务水平。8.注重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统筹衔接。9.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推行互联网+便捷交通。10.实现了传统集计数据与多元大数据的融合,提升了交通需求预测的科学性。规划建立了“政府+专家+技术+公众”四个协作平台,纳入、指导、对接、支持了相关规划,推动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缓解交通拥堵工作,促进了相关政策出台和立法调研,推进了综合交通体系领域学术进步。本项目获201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 2035北京市出行OD分布图 市域交通模式构建图 多元大数据成果应用框架
2016年编制完成的《北京市自行车和步行交通规划》是国内特大城市中第一个覆盖全市范围的自行车和步行交通专项规划。规划探索了城市转型发展中,特大城市自行车和步行交通发展前景论证的思路和方法,确立了自行车和步行交通在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中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建设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市”的发展愿景和目标。工作内容分为现状研究、规划研究、实施研究三部分。1.现状研究:五环范围内自行车和步行交通设施普查;典型学校、医院、地铁站、交通枢纽周边等典型地区自行车和行人流量调查;典型交通枢纽、轨道站点、胡同、商业步行街、商业区、医院周边地区自行车和行人交通特征速写及环境需求分析;线上及线下公众意愿调查与分析;典型街道空间分析;轨道交通站点、学校、医院周边等典型地区自行车和行人交通时空分布及动态流线调查与分析。2.规划研究:自行车和步行交通发展目标、指标、策略;自行车交通规划;步行交通规划;基于绿色交通的城市绿道规划研究;老城自行车和步行交通规划;共享单车停放研究。3.实施研究:规划实施保障措施、近期建设计划两部分内容。规划在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整体框架下研究自行车和步行交通,以人的需求为核心,以实现社会公平为原则,统筹、协调、优化自行车和步行交通与小汽车、公共交通等交通子系统之间的关系,重新分配路权,提出减少机动车道、清除路内停车,将释放出来的空间用作自行车和步行空间;利用机动车道施划内嵌式停车位;设置岛式公交站台等方案,解决了机动车停车、公交车进出站侵占自行车道等全国性的难点和突出问题,路权分配方案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为推动规划有序实施,建立了涵盖规划设计、审批、建设、管理四个阶段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共包括10个方面、34条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多部门协同推进规划实施。同时,打破以往以单条路作为改善对象,整体效果不佳的弊端,提出以片区为实施单元,将实施单元内的项目按照改善的迫切性进行排序,遵循先易后难、年度均衡的原则,与14个实施部门联动,共同编制形成近期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各类设施实施主体。目前,实施部门已经按照规划提出的实施计划逐年推进实施工作,真正做到了规划可实施。规划的核心成果已纳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并获201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此外,发表《北京该不该发展自行车?》《北京需要多少共享单车?》《北京市活力街道规划实践与思考》等学术文章23篇,为其他城市开展同类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五年规划实施行动方案分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