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和构思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是北京减缓老龄化少子化压力、增强市民幸福感获得感、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展现大国首都担当的重要举措。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儿童工作指示精神及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国家“十四五”期间“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示范”部署要求,需开展北京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发展战略与空间规划策略研究。为“创建具有首都超大城市特色的儿童友好城市”及“发挥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项目聚焦“首都定位”“儿童视角”“北京特色”“规划事权”,围绕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四项基本权利,扫描城市空间供给现状,建立儿童友好城市规划体系框架,形成“1+3+2”的成果体系,包括1册主报告、3册分报告和2册附件。项目构思和框架二、项目内容和特点1、从“儿童”小切口审视城市大治理,完整建构“基线评估-发展思路-示范应用”的“创城框架”。面向全市2.6万名家长和儿童开展问卷调查,实地踏勘20余街道和70余空间,聚焦市民需求与治理瓶颈。基于北京五个维度的友好优势以及四个方面的问题挑战,提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和发展格局,为30余部门、16区制定落实方案提供总体引导。基于现状评估提出发展战略最后将理论内核在核心区进行示范应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首都视野的创城框架,并从工作机制建立、政策方案拟定、督导评估落实、立体宣传推广等方面,深度参与北京工作闭环。参与首都功能核心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全过程2、从“过程”视角扫描规划政策盲区,创新提出将儿童友好全面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路径方法。精准对标华盛顿、伦敦、巴黎、东京等首都超大城市的规划体系,深度挖掘深圳、长沙、武汉、广州儿童友好规划实施的特色亮点。对标首都城市建设经验梳理北京与儿童权利相关的所有规划政策,针对覆盖性、传导性、协同性和整合性不佳等问题,完整提出涵盖“法定规划、专项研究、标准规范、监测评估”的融合框架,突出治理闭环、试点先行、规划传导,并分年度推进落实。北京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体系框架3、从“产品”视角评价空间供给水平,通过多源空间数据交叉叠合,聚焦“薄弱地区”和“需求地图”。利用POI热点识别、百度大数据分析、大众点评语义识别等技术方法,描绘300万儿童的空间分布画像,评价15分钟儿童生活圈的覆盖品质,识别育儿家庭的需求旺盛地区以及服务覆盖盲区。发现“有没有”和“好不好”两类现状问题,前者涉及空间供给的充分与可达,需依靠编制特定地区建设方案来解决;后者涉及空间供给的品类与质量,需依靠制定儿童友好的标准规范来优化。评价北京儿童服务空间供给水平4、首次形成北京儿童友好城市规划策略体系,从产品到过程全面指引城市空间的适儿化建设。建立“全需求满足、全年龄关怀、全要素设计、全尺度传导、全功能覆盖”的规划框架,提出与儿童权利相关的三类15种物质空间规划要素,厘清三个空间层级、七类功能空间的儿童友好规划要点,细化四个重点领域的规划目标、具体策略以及优秀案例,归纳“供需挖掘-多元参与-资金支持-评估反馈-经验总结”的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流程要点,为纳入全市更新行动、指导具体项目实施提供清晰指引。北京儿童友好城市空间体系框架三、规划应用和实施成效1、引领全国实践:主要结论纳入《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实施手册》《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导则》《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规范操作手册》等四项国家技术规范,为推进全国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提供科学依据。2、支撑政府决策:核心观点转化为三个政府工作专报,纳入总规实施第二阶段重点任务清单、《北京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及市区两级政府工作报告,为完善惠及300万儿童福祉的友好施政体系做出积极贡献。3、指导试点建设:协助东城区、西城区成功获得“国家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称号,为国内其他城市和北京其他城区树立示范标杆。4、扩大学术影响:转化八篇儿童友好学术论文,参与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世界城市日国际论坛、联合国儿童友好城市欧亚国际交流等活动,持续扩大在此领域的专业影响。5、凝聚社会共识:在传统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在新媒体开辟“儿童友好”专栏,在“北京规划-建筑双年展”“北京-哥本哈根双城展”中持续讲述儿童友好的中国故事。6、促进儿童发展:带领北京四中学生开展“儿童友好”社会实践,“社区游戏场调研报告”和“儿童友好地图”入选“北京市优质城市规划宣传启蒙项目”名单。
一、项目背景和构思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以下简称“绿隔地区”)是首都发展长期坚守的战略空间,是距离市区最近、生态服务价值最优的重要生态空间,承载全市80%以上的减量任务,建成建好绿隔地区,是继核心区控规、副中心控规之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重要篇章。为加强战略统筹、系统谋划和路径创新,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与市城乡结合部建设办组织我院编制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减量提质规划(以下简称“二绿规划”)。 北京市域绿色空间结构规划图二绿规划是全国首个超大尺度非建设空间减量实施型规划,坚持空间价值逻辑和实施工作逻辑并重,系统谋划超大尺度绿色生态空间,兼备实施任务分解和实施政策路径,形成规划蓝图、实施导引和任务台账,以及政策摘录、案例汇编和专题选编六份规划成果。聚焦跨域型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的特点,二绿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总体框架下的特定地区专项规划,在规划体系上,充分落实总体规划、相关区分区规划等新版上位规划要求,与生态复合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做好统筹衔接;在规划内容上,统筹与深化林田水自然资源要素相关专项规划,强化自然资源要素的系统治理。聚焦超大尺度实施型规划的定位,二绿规划算好市区镇三级的资金账、资源账、任务账,建立全市总账、各区分账、各镇细账的三级统筹机制,确保资源与任务在不同层级的合理分配;精准匹配实施政策,聚焦用地减量、绿化实施等关键问题,创新定制化土地政策,建立市区政府协同、政府市场协作的规划实施机制,确保规划可落地。 二绿规划在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非建设空间规划体系中的位置二、项目内容和特点1.尊重历史规律、遵循自然规律,科学划定生态系统与实施管理的规划范围构建与城市相耦合的平原生态网络,立足北京湾区域科学模拟生态过程,以自然地理单元为基础,延续九个绿楔空间,统筹纳入生态廊道、河流水系,以及高碳汇能力、高冷岛强度、高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区域,形成连续、稳定的生态空间范围。划定任务可分解、指标可传导的实施管理范围,衔接三区三线刚性管控边界,对接乡镇规划单元与街区控规单元,统筹考虑镇村两级行政边界,确保实施管理范围的责任主体清晰、规划指标传导明晰。 二绿地区生态系统与实施管理规划范围2.坚守生态底线、坚持系统治理,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技术路径坚持以水定地,以流域为研究单元,论证水资源承载能力,多情景模拟,按照生态效益最优,划定8:1:1的林田水要素引导区,建立数量-质量-格局的稳定生态系统。科学实施生态治理,开展生境质量、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评价,明确生态核心保护区、源地控制区、提质修复区、绿化优化区,划定生态留野区,全域分区保护、分类治理。精准推动生态修复,构建碳汇、冷岛、游憩、生境等复合生态功能的廊道系统,模拟生态廊道连通性,识别断点堵点,推动实现大斑块与大网络结合的生态空间结构。 二绿地区全域生态治理分区分类示意图3.统筹发展与安全,探索生态空间的韧性城市规划方法以绿守地,守护生命线廊道和重大交通廊道,严格落实重大基础设施用地和战略留白用地。以绿护城,选择15个评价指标,识别洪涝灾害易发区,规划蓄洪区,承接全市71%的蓄洪涝量。运用多种科学模型,提出热岛减缓策略、碳汇增加策略、风廊管控策略,主动应对极端气候变化影响。推动绿色空间复合利用,兼容安全、科普、文化、体育等功能,试点防灾公园建设,推动蓄洪区兼容林田要素,允许耕地融入公园建设,实现生态服务价值的最大化。4.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探索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新模式。串联自然山水人文,塑造美好人居环境,规划400公里连续的绿道蓝网慢行系统,贯通9个公园群,衔接西山永定河、大运河历史文化带,融入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经开区,让历史文化遗产与自然生态永续利用、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融合三生空间,兼顾保护与发展,协同新城地区建设,创新“生态+”生产、生活的绿色发展模式,构建绿化、文化、现代化产业相融合的发展新格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保障城市运行服务人员的居住和生活需求,满足周边地区市民的休闲游憩需求,促进农业与农村的高质量发展。 二绿地区总体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5.构建面向区、镇实施单元、兼顾政策支持的实施型规划方法与各区共同制定权责清晰的减量增绿任务,分解实施任务形成“市-区-镇-村”四级实施台账,图数并举明确任务规模与空间分布;梳理国家与北京政策,形成实施政策导引与实施案例,分析实施需求清单和问题清单,提出路径可行的减量增绿模式,将减量图斑与政策指引、实施路径挂钩。三、规划应用和实施成效规划获批后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和学术关注。经首规委审议后,规划2023年9月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并于12月在北京规划展览馆展出,期间获得市级部门和相关区的高度关注。二绿规划聚焦超大尺度绿色空间规划实施的学术领域,研究成果在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超大城市绿带规划与治理”主题分享,相关十篇研究成果专题刊载在2024年第1期《北京规划建设》。搭建规划实施体系框架,有序推动规划实施。编制二绿规划实施工作方案,围绕近五年规划实施,明确实施指标、主责单位与具体任务,形成规划编制、重点项目、专项任务、政策机制共4类62项工作分工。制定指导国土空间各类规划编制的工作意见,提出编制区级减量提质实施方案,连片编制生态复合街区控规,并将规划内容纳入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要求和审查要点。聚焦年度工作,明确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精选19个重点项目,项目化清单化推动规划实施。
潮白河生态绿带位于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交界地区,总面积211.1平方公里(通州区一侧100.1平方公里,北三县一侧111平方公里),涉及10个镇,约19.4万人,是连接首都北部山体和南部平原的重要生态廊道、副中心和北三县两地的生态脊梁,承担着落实中央协同发展战略要求,破解当前生态协同困局,重塑空间发展秩序的重要空间使命。立足副中心“一翼”战略格局的形成,规划建设好潮白河生态绿带是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骨干性工程,对探索协同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具有重要示范意义。规划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把握“规划范围跨行政辖区+大尺度生态要素”的本底特征,按照“统筹兼顾贴边管控与生态一体,协调应对要素冲突与游憩需求,巩固强化跨界联系与设施共享,重点突出规划引领与实施支撑”的规划思路,推动京冀生态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主要创新内容如下:1.立足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严格落实贴边管控与减量提质要求,实现“目标整合”深入剖析交界地区生态绿带的现状本底及要素特征,从首都和京津冀两个层面,凝聚绿带“生态景观长廊、生态协同共建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共识,协同提出科学布局生态资源要素,加强生态空间用途引导,合理明确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和开发强度,严控贴边连片发展等管控措施,引导存量低效用地、集体产业用地减量,构建区域空间新秩序,实现两地绿带规划的“目标整合”。2.立足构建首都东南平原水绿网络的关键地区,以生态安全格局为引领,协同推动要素系统治理,实现“生态缝合”格局层面综合考虑绿带内自然及生物过程,围绕水源涵养、洪水调蓄、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个要素,开展生态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分析,构建“两级六类”的生态分级保护格局,形成非建设空间用途管控的基本框架。要素层面协同加强水林田等各类要素的系统保护与修复,提出了保水域、育森林、养农田、丰生境等生态联动策略,推动形成水韵林海、绿野田园的生态空间愿景,实现生态效益的全面提升。3.立足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构建高品质、多元化绿带游憩体系,实现“景观融合”营林苑:整合沿线森林、河流、湿地、农田资源,以国家级植物园、通燕运动健身园和潮白自然教育园建设为重点,因地制宜协同构建生态公园链;按照精野结合、大林大水小园美村的建设原则,探索田水林村多要素融合新型发展新模式;引导公园游憩适度集中布局,弱化游憩活动对生态空间的影响,构建体系完善、生态活力的绿色游憩带。布绿道:协调解决两地绿道分类标准与分级体系的差异,形成由“干线绿道-风景绿道-联络绿道”等组成的跨界互联绿道系统,细化绿道建设引导要求,推动营造布局灵活、空间体验丰富的高品质绿道空间。惠民生:充分兼顾远期规划与村庄近期发展需求,通过“共建游憩服务设施+调动非建设用地资源”的路径,突出农业+旅游的叠加效应,打造特色郊野游憩服务村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实现“水林田-城镇村-文旅商”一体化发展。优风貌:通过“透”、“显”、“藏”的节奏控制,塑造层次丰富、自然生态的空间景观界面,延续区域历史文脉,展现特色文化风情,打造十八处文化题名景观,突出展现壮阔秀丽的大河风光。4.立足区域交通一体化网络构建,构建层次多样的交通网络系统,实现两地交通“互联互通”在绿带内预留跨界轨道实施条件,加强跨界轨道站点与绿带交通接驳,引导城市功能纵深发展;完善骨架性道路交通,推进道路提级改造和方案优化,提升绿带纵向交通集散能力;构建跨界快速公交通道,完善跨界公交网络,全面提升跨界交通的出行品质和运行效率;改善道路慢行系统出行条件,突出自然生态,交通设施消隐于林,打造“三网融合”的跨界慢行系统,营造景观和活力一体的交通出行环境。5.立足绿色智慧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绿色安全的水系统、能源保障体系和资源循环处理体系,实现两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聚焦“水系统+能源保障+资源循环处理”,强化与北三县地区水、电、燃气、热力等区域协同发展,构建多源多向、安全共享的供水保障体系,建设以京津冀高压电网为骨干的智能电网,形成多气源、多联通的供气格局,完善区域热电联产供应体系,实现“两地廊道共同预留、设施能力网间互济”。6.立足 交界地区空间管控与生态协作治理,构建全域管控体系,实现两地绿带空间“共管共控”统筹考虑路网格局、重要的自然边界(如河流、铁路等)、行政界线等因素,突出生态空间的“规划引领”作用,衔接上位指引和相关地区实践,构建“主导功能分区+用途分类+生境引导+指标体系”的绿带管控体系,为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夯实底线,预留空间韧性。7.立足保障绿带规划有序实施,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深入推进两地实施工作“互促共进”重点聚焦生态、交通、水务、乡村振兴和政策机制五个方面,围绕方案深化设计、重大项目建设和相关专项工作、健全政策机制等形成了25项具体任务,明确了协同实施的责任部门、目标要求和完成时限,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畅推进,推进“十四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实施成效:《潮白河生态绿带(通州区与北三县交界地区)规划(2021年—2035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1+5+12”规划体系中唯一一个跨界协同编制的规划,成果内容纳入《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21 年工作要点》《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一体化发展年度工作要点》(2021年、2022年、2023年连续三年纳入)等多项重大政策文件中,作为两地近期协同工作的重要抓手,助力 “十四五”京冀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本项目获得2023年度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在跨行政辖区的规划编制工作或者大尺度生态绿带规划编制工作中做出了有益尝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潮白河生态绿带规划范围示意图潮白河生态绿带鸟瞰图
为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的“凸显北京历史文化整体价值,塑造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要求,彰显大国首都形象,展现中华民族气魄,提升城市宜居品质,进一步探索“保持城市建筑风格的基调与多元化,打造首都建设精品力作”的科学策略与合理路径,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组织、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和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了“北京城市基调与多元化”系列工作。本次工作历时两年,是北京首次对“城市特色”这一复杂命题所开展的系统性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广泛汇聚专业技术力量,充分征求业内专家见解,深入了解市民公众认知,通过方案征集、主题展览、专家座谈、问卷调查等一系列多样化解读方式,本研究围绕什么是“三风”意境的表现形式、如何既有多样性又保持统一基调等一系列问题。 城市基调与多元化主题展览本次工作凝聚形成三大共识,一是在规划层级上宏观秩序与微观体验并重,城市特色宏观上体现在山水格局、空间肌理和三维形态,微观上体现在建筑风貌和公共空间;二是在内容框架上基调与多元化辩证统一,重点关注城市总基调的整体性管控以及各区域景观类型的多元化展现;三是在价值导向上传承历史与面向未来并重,突出浓厚的历史文化特征,并充分展现多元丰富的现代生活和智慧创新的发展方向。 项目研究技术路线示意图由此,确定了北京城市“望山亲水、两轴统领、方正舒朗、庄重恢弘”的大国首都基调特征和“包容创新、古今融合、丹韵银律、活力宜居”的世界名城多元特色,并进一步提炼16条价值导向和28项规划要点,其中大国首都基调特征8条16项,世界名城多元特色8条12项,将对基调与多元化的把控从建筑实体拓展到全域城乡空间。 北京城市基调与多元化研究成果2018年10月,研究成果上报市政府,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本次工作成果多次与业内专家、学者及规划管理一线工作者交流,获得广泛好评。下发至各区政府和各级规划管理部门后,为开展城市设计相关工作提供战略引领和技术支撑。其核心内容已纳入分区规划编制要求和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要点等技术文件,并在市级规划专题及各分区规划编制中得以应用。本项目获2019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一等奖。
首都规划的“四梁八柱”,确立了“控增量、促减量、优存量”的发展思路,城市由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转变。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社会各界积极探索城市更新路径,涌现出一批城市更新的代表性案例,但对其内涵、对象、方式等认识不一,体制机制尚未完善,实施模式尚属空白,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存在诸多瓶颈。本规划是“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市级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是北京城市更新工作的顶层设计,全面指导各项城市更新工作。1.首次系统、完整阐述北京城市更新的内涵、对象、目标及策略,明确城市更新成为实施总体规划的重要路径。本规划首次明确了以街区为单元、以存量建筑为主体、以功能环境提升为导向的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的北京城市更新内涵,围绕“四个中心”建设和“五子联动”为导向的功能性更新、民生保障和环境改善为导向的社会性更新两条主线,提出了更新的对象范围、目标策略、以及城市更新工作体系、方法体系、组织体系、动力体系、实施体系,全面引领全市城市更新工作的有序推进。2.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政策红利,搭建北京城市更新的“1+N+X”政策体系,建立了政策动态更新的工作机制。依托85个城市更新典型项目深度调研,汇总梳理瓶颈问题,总结更新街区规划编制与更新项目实施的先进经验,统筹规划土地、金融财税、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及标准规范,突出市场在城市更新中的主体作用,按照“块统条专”的工作原则,构建了“1+N+X”政策体系框架,细化政策编制要点,为后续城市更新政策的出台指明方向。3.构建“资源识别—空间引导—更新评估”的全流程城市更新空间引导体系。搭建城市更新数据平台,系统识别全市域城市更新资源,构建基于建筑精度的更新资源评价模型。依托城市更新台账,聚焦“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行动的主要任务类型,划定了近期178个城市更新重点街区,分类型、分重点、分圈层提出更新建设引导。4.构建了政府引领、市场主体、居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城市更新组织体系。凝聚政府、市场、社会、公众力量参与城市更新。强化政府统筹引领和平台搭建的服务职能,以街区为单元,在公共空间整治、轨道站城融合、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撬动城市更新;以市场为主体,发挥国企带动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加强街道乡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培育在地协作力量。提出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的实施方式,建立了24项近期政策任务清单,构建持续滚动更新的城市更新项目库。
街道,作为城市最主要的公共空间,承载的功能极为复杂,具有多部门管理、多主体参与、多对象使用的特点。随着交通压力与日俱增、公众对环境品质诉求不断提升,迫切需要探索街道空间高质量更新、高水平治理的路径与策略。导则编制工作秉持从“以车优先”转变为“以人优先”、从道路红线管控转变为街道空间整体管控、从政府单一管理转变为协同共治、从部门多头管理转变为平台统筹和全流程管控等原则进行探索,主要特色如下:1.导则准确定位街道价值,推动街道设计与管理理念转变,并制定精细化管控框架。导则分别针对“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大型居住区、商业商务区、交通集散区、产业集聚区、国际交往区和政务保障区”提出街道的分区管控重点;并通过大数据手段,从交通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两个维度搭建北京街道功能体系,为各类街道制定针对性设计要点。基于大数据的北京街道公共服务与交通服务能力分析2、导则突破技术常规,全方位实现空间、功能、管理的科学统筹和有效整合。导则联合12家新媒体平台发布《北京街道行走体验调查》,收集千余名公众对于北京街道问题和出行需求的反馈,以此为基础明确了街道更新治理的12个方面。综合考量街道的通行功能、环境品质和社会效益,提出街道空间资源的整合设计、设施要素的跨部门配置和使用者路权的合理分配思路。空间一体设计与管控3.导则紧扣北京的难点、痛点问题,提出十大专项行动,并着力优化管理机制与规建管流程。导则聚焦北京街道的突出问题,加强部门、主体对接,明确治理思路和解决方案,拟定十大专项治理行动计划,并对6大类39项要素的建设、审批、运营管理等部门权责情况进行逐项梳理,提出各级各类街道空间治理的事权、财权划分,突破过去在土地权属、项目投资、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束缚,提高规划实施的协同性和主动性。街道空间与设施权责部门示意导则在凝聚共识方面,推动了多部门认知转变,促成一系列技术标准的优化;在技术应用方面,提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北京街道分类体系,用于指导分区规划和重要地区城市设计工作;在推动实践方面,指导和带动了一批城市街道的更新改造设计方案;在加强治理方面,切实指导改善了路侧乱停车、护栏和围墙泛滥的现象。本项目获2019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一等奖。 街道导则四合一成果 公众宣传手册
为落实和深化《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生态保护规划的内容,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城市生态网络的规划研究,分别在三个研究尺度下建立了“绿-绿”和“人-绿”之间的生态网络。 以地理行政单元或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在空间上无法兼顾绿地斑块之间物种的正常交流,因此开展区域和市域尺度的基于物种级别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并确定受保护的生物赖以活动的“绿-绿”之间的生态网络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手段。课题在区域大尺度下,依据生物行为特征,从物种对栖息地类型需求出发,利用多数据源筛选出了大型的景观绿地,并依据岛屿生物地理理论,采用景观指数分析法,构建了区域大型的景观连通性网络,共82条,总长度约464千米。 在北京平原区中观尺度下,对重要生物的栖息地进行了空间识别。通过对指示物种鸟类栖息地质量评价,筛选出了平原地区的生物源地。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模拟出了平原区潜在生态廊道,并通过实地调研,确定了该尺度下的一二级生物生态廊道网络,共约950条,总长约3760千米。 中心城区绿色空间规模不足以及分布不均导致了城市居民对绿地的需求难以满足,实质是绿地生态服务供给和居民生态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为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之都,基于绿地生态服务供需平衡关系的视角,建立起“人-绿”之间的绿色生态网络,有助于提升居民福祉,改善中心城区人居环境。在城市中心区微观尺度,聚焦于城市绿地生态服务供给和居民对生态服务需求的空间不匹配问题,通过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确定了城市绿地生态服务供给热点,以居民小区为需求热点,通过居民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分析,模拟并建立了以提升居民福祉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涉及各等级道路约2000条,总长度约840千米。区域和北京平原区生态网络叠加图平原地区和中心城生态网络叠加图
2017年,顺义区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践行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探索区域转型提质的特色路径,以潮白河顺义段沿线地区为抓手,由顺义区规自分局组织编制《顺义潮白河生态功能带规划研究》,聚焦深化“协调水与城市关系”的发展内涵,以期破解城水隔离的现实阶段困境,为顺义高品质、可持续城市发展探索新路径。规划提出巩固生态、激发活力、点亮风貌三位一体的“水绿融城”理念,并针对性地提出“保水量、提水质、固生境、优功能、去阻隔、植内涵、丰河景、控风貌、亮景致”9项规划提升策略。1.水绿融城,坚持底线思维,巩固生态格局。(1)保水量。结合河道的缺水现状与防洪要求,提出近期保住现有水量,满足集中建设区段的生态水量;远期全面满足河道生态水量,通过梳理多种水源,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补水方案,基本形成连续水面的目标。(2)提水质。根据河道类型、水功能区、两岸用地条件等特征,将潮白河顺义段分为水源保护区、城市休闲区、滨河森林公园区和生态过渡区,制定了全段差异化的水生态修复策略,提出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水环境管理与维护等三方面措施,以及开挖子槽形成活水、生态岸坡和湿地建设等12项工程技术手段,促进在短期内解决水质问题。(3)固生境。统筹区域“水林田湖草”要素,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利用多层次生态空间存蓄水资源,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别构建城市“海绵群”。结合河道治理和城市绿网布局要求,推进关键区域城乡建设用地减量,修复绿色生态空间,提升海绵功能,筑牢“一带、三核、三片、多廊”的绿色空间整体结构,实现水绿交融的生态安全格局。2.水绿荣城,拉近城水的空间距离,激发城市活力。(1)优功能。结合规划蓝线外存量建设用地的区位条件,从分层规律、分段特征、分组团定位三方面实施差别化的功能引导与布局优化。(2)去阻隔。规划提出将滨水区域快速交通功能外移、形成滨水连续的步行单元,并增设7处出入口、连通18处岸线断点、增设5处慢行桥梁,提升滨水地区的可达性。(3)植内涵。针对蓝线内的陆域空间,以保证防洪要求为前提,结合现有设施改造更新,为彰显历史漕运文脉和当代工农文化、促进民间节庆活动和公共公益活动形成非永久性服务设施,策划全年四季多样的文化活动,形成7大活力节点。3.水绿容城,激活滨水基因,点亮国门风貌(1)丰河景。科学分析近远期水量,以“有水则清,无水则绿”为原则,根据季节性水量特征整治河道,形成丰水段、城市枯水段、郊野枯水段三类河道景观,并形成特色河道截面深化设计。(2)控风貌。打造河道全岸线景观要素系统,重点对滨水界面、建筑形式、水上桥梁和构筑物进行引导。(3)亮景致。对滨河重点地区的存量用地进行风貌提升,塑造彰显滨水亮点的顺义潮白八景,整体提升首都国际机场主要航线起降阶段可视区域内的河道大地景观。顺义潮白河生态格局示意图“中观海绵”示意图丰水段(城市段)断面改造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