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浅山区作为深山与平原的过渡地带,是首都天然的生态屏障,也是历史文化荟萃、景观资源集中、生态活力聚合的关键区域。石景山浅山区占全区面积比例超四分之一,作为距离中心城区最近的生态郊野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是京西历史文化遗存展示的重要窗口,也是首都非建设空间的典型代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京西地区生态环境规模和质量,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石景山分局组织,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石景山浅山区发展研究》。该项目获得“2023年度北京市推荐优秀城乡规划奖”二等奖。二、项目内容和创新特色石景山浅山区作为全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绿色空间结构“九楔”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建设用地占比仅为4%,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要素集中,是首都非建设空间治理的典型案例。本次工作旨在厘清非建设用地管控的层次与内容,以生态安全格局评估为基础,明确管控分区,在落实详细规划关于规模管控、强度引导、规划实施等内容的基础上,形成生态修复、生境修复、价值挖掘、功能完善、景观塑造、慢行体系建设等引导重点,搭建非建设空间“多规合一”全域全要素空间治理模式。石景山浅山区鸟瞰示意图石景山浅山区空间结构示意图1.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要素,夯实生态安全刚性管控“底图”从影响生态服务完整性与生态结构系统性角度出发,对浅山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进行长周期分析,把握“山水林田湖草”等资源要素的现状本底和级联关系,研判不同维度的生态资源水平与状态,多要素多层次综合评估生态安全格局,界定生态敏感地区,划定生态系统服务分区,明确生态保护要求、建设管控要求、承载活动要求,形成浅山区生态安全格局的一张“底图”。2. 技术路径创新打破要素屏障,引导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跨时空整合(1)在生态修复方面,搭建以自然方法进行修补的实施路径基于生态安全格局,建立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系统,围绕河流生态廊道、小流域治理推动水生态修复,聚焦资源特征,明确封禁保护、近自然经营等森林保护与修复措施,充分考虑各类自然空间载体的特征差异,推动水土保持,强化多样栖息地,让自然做功,通过生态技术修复工具箱,激发生态空间自然修复的内生动力。(2)在文化保护方面,以大历史观视角构建浅山区文化景观体系紧密对标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要求,通过对浅山区价值体系的再认识,结合空间本底现状功能与区位因素,利用现有村庄等空间资源的有机更新重构功能体系,将城市功能的植入限定在最小开发限度内,精准调控业态体系,整体形成“一带两道、双核四心”的发展格局。(3)在人文体验方面,通过山地慢行交通系统串联空间节点与价值要素以西山古香道为脉络,充分利用现有步道体系,串联历史文化遗存形成文化路径、融合自然生态空间塑造体验路径、结合特色功能活动构建休闲路径,重构“一道三线”的浅山游览体系,实现要素流动,带来绿色生机。3. 坚持规划引领谋发展共识,区域统筹实现保护与发展平衡以区域视角统筹集中建设区与非建设空间,统合土地资源与实施成本,统一村庄搬迁生态空间构建、历史文化挖掘、交通体系完善等内容,明确实施路径,支撑政府对地区发展实施模式的决策,加强浅山区生态系统、交通系统与周边区域的网络化建设,实现“自然服务”与“社会服务”之间的内在平衡。4. 生态产品价值愿景与近期实施治理相结合,探索非建设空间治理新模式卯定生态保护与产品价值实现的目标愿景,基于现状本底梳理、资源要素的分析盘整以及规划策略体系的研究,逐步分解规划目标,形成近远期实施任务项目库,明确项目时序和责权单位,进行空间落位,提高规划研究的可实施性。搭建涵盖生态修复、生境修复、价值挖掘、功能完善、慢行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体系化治理策略,在完整技术支撑基础上,统筹周边地区控规编制工作,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与实施成本,以生态复兴带动整个地区发展,探索形成非建设空间“多规合一”的北京实践。三、规划应用和实施成效1. 转化宣传,形成了广泛的技术引领作用本次规划研究是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过程中的一次重要探索,立足生态保护推动浅山空间更新与资源优化配置,形成的研究成果被自然资源部《中国自然资源报》摘编刊登于规划实践栏目,相关内容先后获得“北京规划自然资源”、“澎湃新闻”、“今日石景山”等官方媒体的推介转载,形成了非建设空间编制技术的广泛推广,引起良好社会反响。2.落地建设,指导了先期重点项目的规划实施作为触媒引领区域,在规划研究指导下,已完成治理工程实施、场地生态修复、基础设施完善和启动项目的建设,通过对非建设空间的自然更新,打造成集营地休闲、户外拓展、体育赛事、冰雪运动等于一体的城市微度假山野自然营地休闲场景,激活西部地区的生态休闲功能。同步推动“一道三线”慢行系统建设,启动西山绿道(石景山段)建设工程,通过主干慢行系统建设,大幅提升西山地区的耦合性及连通度。3.联动支撑,起到了区域发展的正向引导作用本次研究不仅在工作组织、工作内容、工作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由于研究产生的价值,对于明确西部地区发展方向、实施路径产生重要支撑,对于实施主体行动方向、实施模式起到正面引领作用。
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以下或简称“三线”),是我国推进国土空间治理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北京落实总体规划、推动减量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多年来,按照“发现问题—优化调整—实践应用”的工作路径,北京持续与各级各类规划衔接应用中优化、深化三条控制线,形成全域共轭一张图,作为“三级三类四体系”国土空间规划治理的“底”和“纲”,促进规划体系完善和治理机制创新。北京市各类空间管理边界划定探索历程近年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三区三线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各项政策精神,在自然资源部的全面指导下,北京在深入推进“划三线、理三线、用三线”的同时,着力优化“治三线”的工作逻辑。把握“规模管控抓指标”“用途管制定性质”“边界管理管格局”三重核心内容,在同一个空间底盘、一个精度、一个体系下统筹所有要素,串联“数、线、图、规”,在空间嵌套、事权嵌套、利益嵌套中建构空间治理的底层逻辑和基础底盘,形成具有首都特色和超大城市治理规律的三条控制线划定成果及实践创新。一是用地管理和边界管理嵌套,以用优划,确保三条控制线划的实、守的住、效力高。面对政策空间小与博弈链条长的矛盾,跳出单一的技术逻辑、机械落实思维,推动“部市区镇村”五级联动,50多个处室单位深度对接,在更细的颗粒度和校核精度下,找问题、问需求,将划定工作与基层反馈校核同步推进,建设空间与非建设空间的规划管理研究同时对接,建立空间与政策结合、规划与现状交互、保护与开发平衡的三线评估调整技术路径,确保三线方案空间闭合、结构连续、政策衔接。北京三线划定过程涉及的专项与部门二是以三线串联三区,实现闭合共轭的全域空间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的系统治理。将“三区三线”外延至“两线三区”全域国土空间,细化研究三线红线天窗区等“外延地区”的管控引导,理顺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与三条控制线的关系,并通过弹性引导区的预留,引导三生空间合理布局。打破传统“单打一”分管分治等问题积弊,通过三线内同步化调整、三线外差异化管控,明确矛盾点和临界区,细化多层次互相嵌套的用地边界管控体系,以内外对流、肥瘦搭配等方式推动全域系统治理。三是坚持“划、管、督”三结合,强化纵向穿透力,推动三线落地生效。坚持划管结合、刚弹结合,充分发挥三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穿针引线的作用,健全规划传导和实施体系。管理时序和管理流程综合统筹,以“对内管理审批摩擦最少,对外政策内涵简易透明”为目的,强化“任务管理”“清单管理”“程序管理”“台账管理”,并保留对三条控制线进行动态维护的窗口,在三线划定完成后压茬推进分区规划动态维护,将三线传导至各级各类规划编制实施过程,并强化从规划编制、勘界落图到管理实施、督查执法“全链条、全流程”服务和监督,立足首都实际形成“边划、边管、边用、边督”的实践创新。北京市“三区三线”方案经北京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经自然资源部审查同意,于2022年10月14日正式启用,作为建设项目用地组卷报批的依据。划定成果同步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及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搭建支撑经济发展、推动“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空间底盘,有助于统筹、规范、指导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各项活动,对其他地区深化落实国土空间管制具有借鉴意义。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北京作为我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在新时代、新总规、新要求下,率先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融入城乡治理与规划建设的全领域、全过程,并将适老宜居环境作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抓手。为贯彻中央和北京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市政府、市规自委的组织协调和市规划院的技术统筹下,开展《北京市适老型社区规划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研究和编制工作。目前,北京等国内多个城市已出台关于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的指南和导则,但专门针对新建普通居住社区制定适老规划设计导则尚属首次。导则基于政策标准梳理、国内外案例研判、社区调研访谈、专家交流指导和部门协同座谈,做好分层次的空间统筹、分人群的需求统筹、分类型的要素统筹、分环节的任务统筹。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层次与年龄变化特征,创新提出“适老、不唯老”“适度、不过度”的建设原则,区分通用性设计要求和改造预留性条件,提高导则的落地性,避免资源的过度投入,有效推动北京养老服务体系从“设施”向“社区、居家”过渡。导则综合考虑低龄健康、慢病自理、失能失智等不同类型老年人使用场景,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关系,就近精准保障不同空间尺度服务需要,对与老年人生活紧密相关的设施配置、空间布局、交通组织、环境营造、安全保障、建筑套型等核心领域内容提出引导要求。重点聚焦“社区”和“建筑”两个空间层次,构建涵盖“2大层面、9个领域、37类空间、161个要点”的内容体系。采用“条文+图片+案例+说明”的形式,图文并茂地提出具体规划设计要求,系统指导适老型社区的规划建设,方便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审批管理者、市民群众使用。导则编制过程中,在市政府指导下,规自、住建、民政、卫健各部门通力协作、形成共识,推动技术标准、审批管理、实施运营等各个环节打通,为适老型社区建设提供刚弹兼备的技术支持与融会贯通的政策保障,形成适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与多家适老建设领域知名开发企业、运营单位全过程深度对接,不断验证适老技术要求的可行性与适用性。明晰建设成本效益关系,以保障高质量供地,确保配套设施有效运营。导则成果快速转化应用实现绩效,面向2022年度商品房住宅用地供应工作,以导则成果为支撑,提出了包括“配套服务、室内空间、交通流线设计、公共空间、智慧应用与安全保障、服务”等六方面的适老化建设要求,纳入昌平区、顺义区3宗用地的出让文件中,通过高标准方案评选成交,顺利实现全龄友好社区试点,提供约3000套全龄友好住房。同时,对同批次其他供地项目,以及后续批次供地项目中均设置鼓励性条款。试点要求的提出,进一步向全社会传递了北京市积极应对老龄化发展趋势的决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北京市适老型社区规划设计导则内容体系示意图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作出的关于城市更新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北京市加快城市更新立法工作进度,将《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纳入2022年度立法计划。伴随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式。北京的城市更新资源总量大、类型多,主体层级高、诉求杂,目前政策体系主要适用于大规模城市开发建设,城市更新的有关政策体系尚需健全,更新项目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中存在一些政策瓶颈问题,亟需在立法层面先行保障。北京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北京城市更新相关法律问题研究工作,为城市更新条例起草全过程提供技术支撑,撰写条例的草案,最终历经80余稿草案修改工作。 一、提出北京城市更新的定义与适用范围、更新对象与分类、方向与要求条例明确北京城市更新是以留改拆并举,以保留提升为主,坚持“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原则。明确5大类、12项更新对象,全面覆盖各类存量空间,细化各类资源更新指引,创新性提出了区域综合类更新类型,明确了概念与实施、决策机制。 二、衔接民法典,细化物业权利人、相邻权利人、管理主体与实施主体的责权利,健全市级统筹、区级主责、街镇推动的更新机制设定城市更新物业权利人的范围以及权利义务,给予社会资本参与更新的合法地位,将公共空间管理部门和合法使用主体纳入物业权利人范畴。细化相邻权利人权益,明确其对公共利益的支持义务,破解项目实施难题。细化市区政府职责与市级部门分工,明确各类更新对象的管理部门与责任主体,为区级政府赋权,明确其可划定城市更新单元、确定实施单元统筹主体。 三、提出开展城市更新从项目谋划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实施路径,提出项目前期谋划、项目库管理、实施方案审查、适用标准规范、市场主体登记等环节具体要求匹配多类型、多情景城市更新项目特点,针对更新项目生成与实施过程中的立项难、转型难、盘活难、审批难、统筹难等瓶颈问题,明确关键节点优化方案,涵盖项目入库、方案编制、主体登记、证照办理、履约监管等方面内容。 四、围绕建筑规模、土地出让、功能兼容等方面,提出8项规划与土地创新政策严格落实减量双控发展要求,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引领,研究提出固化建筑规模全区统筹、鼓励用地功能转换兼容、丰富建设用地配置方式、加大支持新产业新业态、鼓励土地使用年期适当延长、指明遗留问题处理路径等创新政策。 五、实施成效2021年11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立项论证。2022年2月,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成立立法工作专班。6月,《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示。7月,条例草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讨论,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9月,市人大常委会进行第二次审议。期间通过“万名代表下基层”征集到7.6万余群众10272条意见建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请示,取得认可与支持。就重要法律问题征求法治建设 、市法学会、市律师协会等意见。《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于11月25日通过市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审议,2023年3月1日正式实施。
2018年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元年,转变规划方式,优化城市治理,回应了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强调“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探索构建精治、共治、法治的超大城市有效治理体系”被列为总体规划实施的重点任务。作为城市治理中唯一一个以空间协调和管制为主要工具的治理体系,规划从管理走向治理,顺应了首都发展走向空间与制度并举的新阶段。课题紧扣“首都城市”的特殊定位和“超大城市”的阶段特征,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开展研究:(1)理论层面:甄别规划治理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首都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的理论框架。(2)实证层面:围绕总规提出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选取5个代表性案例,开展深入访谈和一线调研。课题创新内容与特色体现在四个方面:1.立足城乡规划学和公共管理学双视角,构建“5W”分析框架。课题建构了超大城市规划治理的一般分析框架,其构成要件包含治理目标(WHY)、治理主体(WHO)、治理路径(HOW)、治理对象(WHAT)、治理空间(WHERE)。运用这一框架深度剖析5个典型案例,实现治理过程的全方位再现。2.紧扣管理到治理的理念转变,创新性地运用了情景还原式的解析路径,将治理的流线过程立体化,提供了透视城市治理过程的新视角。围绕“治理”的内涵,运用情景还原分析,将规划治理过程还原为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利益调和的社会过程,解析还原了5类空间在人口规模控制、拆违、绿隔实施、地下空间整治、集体地入市、跨界协同、城乡用地指标分配等具体问题的治理过程,重点把握不同主体利益诉求,识别达成共同行动的障碍,探寻作为共治基础的利益交集。3.精准定位5类空间治理中的关键环节、薄弱环节、 问题环节,在总规实施开局之年及时检视首都规划治理的实践成效和问题难点。围绕“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选取5个典型案例,开展了“四进来广营,三上司马台,两访瀛海镇,诊断大栅栏,座谈副中心“的基层一线调研,提炼了5类空间的治理难点,总结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路径3个维度的十大问题,反映出当前北京规划治理的短板和不足。4.融合问题意识与应用导向,立足规划事权和规划语境,凝练提出首都治理优化策略,为适应新总规与新时代的首都善治提供前瞻性支撑。规划治理“5W”分析框架首都超大城市规划治理体系框架规划治理中“度”的把握原则本项目获2019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二等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气象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人们关注,诸如夏季高温热浪、暴雨内涝、冬季雾霾等问题,已成为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因素。研究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新总规要求,围绕气象条件与城市规划空间布局的相关性展开研究,综合运用气象学、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实践,探索北京气象规律和特点,首次构建了符合北京城市发展特点的城市环境气候图系统,并从气象环境与城市建设的相关性出发,对北京的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提出规划策略建议,为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条件,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1.课题借鉴斯图加特、香港等城市环境气候图的构建方法和经验,基于北京城市气候条件,构建了符合北京特点的气候环境要素库。一是基于现状用地、建筑矢量数据和多年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多维推演,考虑包括地形高程、天穹可见度、地表粗糙度、建筑高度等在内的 7 项影响因子,形成北京城市气候环境分析图。二是首次构建了北京城市气候环境图系统,创新气候图表达方式,突破GIS静态叠加分析的局限性,引入气象加密观测分析、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等技术方法,运用多种量化分析技术,将“气象语言”转化为“规划策略”指导规划工作,使气象信息与城市规划融于一图。2.研究特别关注气候图的规划应用,从气象环境与城市建设的相关性出发,全面对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从“塑造大格局、引导风廊道、修补内环境”三个层次提出基于气象分析的城市规划策略建议,有效指导当前规划工作。一些重要研究结论已经在北京分区规划、温榆河公园规划、绿隔地区十四五规划等重要项目中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实际应用,为城市双修、留白增绿、城市减量发展等提供空间指引。3.研究跨学科跨领域进行综合创新,探索大尺度、全域多要素、复杂化的数据处理技术和可视化的综合分析技术,精准辅助规划决策,扩展了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使规划与自然科学结合更加紧密。这是生态文明背景下研究人与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性课题,是落实新总规、提高规划科学性的新探索,也是我们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上加强顶层设计和引领,提高城市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实践。北京城市气候规划建议图北京冬季近地面气温和风速分布特征(基于模拟数据)本项目获2020年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维护总体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需要对城市发展状态和规划实施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定期评估和动态维护,建立健全城市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管机制。本项目在全国率先构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常态化城市体检评估理论体系,解决多项面向动态监测城市发展状态和规划实施效果的关键技术,并在国家——城市——街道三个治理层级得到广泛应用。1.形成“监测——诊断——预警——维护”常态化机制,为各级政府治理城市和实施规划提供抓手。区别于以往的规划实施终期评估,项目从过程维度考察政府年度治理城市和实施规划的政策和行动,形成“监测——诊断——预警——维护”闭环机制,提出“政府组织、部门协同、专家咨询、公众参与”协作机制、成果“形成——报送——备案——应用”输出机制、主体责任清晰的工作保障机制,为转变规划方式、保障规划实施、充分发挥规划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提供坚实支撑和重要制度抓手。2.构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城市体检评估理论体系,为不同城市提供实践蓝本,并上升为国家行业标准。面对城市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出三个层级治理(国家、城市、街道),三个体检对象(指标、任务、领域),六个核心内容(战略定位、底线管控、规模结构、空间布局、支撑体系、实施保障),六个维度指标(安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关键附件(一张表、一张图、一清单、一调查、一平台)的体检评估体系,从全面性、系统性、实操性出发为地方实践提供规范蓝本。3.提出面向动态监测城市发展状态和规划实施效果的关键技术,实现体检评估的标准化、智能化。结合不同空间尺度和各类数据维度,建立数据空间标准化和多尺度融合处理算法,以集成人口就业、用地建筑、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城市品质、政策评估等10大类、若干子类专项分析工具的模型库为支撑,搭建可实现动态数据更新、自动化运算、实时数据输出、标准图表生成的城市体检评估可视化智慧平台。本项目的理论体系和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家——城市——街道三个治理层级得到广泛应用:城市层面,建立的体系、工作机制和关键技术连续三年应用到《北京城市体检》工作中,体检报告作为重要事项上报中央,并为市委市政府优化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形成的《各区、各部门任务书》有效指导全市16个区和34个相关委办局开展自评工作。街区层面,面向复合生态系统的街区诊断技术应用于《大栅栏街区诊断和提升规划》,为基层精细化治理树立了标准范式。国家层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在总结北京城市体检经验基础上,分别开展全国范围内城市体检工作;同时,主编国家行业标准《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为行业进步做出贡献。本项目获2020年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增强城市韧性、保障城市安全是当前城市规划与治理的核心要务。课题立足“超大城市”的灾害风险特征和“首都城市”的安全保障要求,全面审视不确定性背景下影响规划失灵的原因及根源,深入剖析影响北京安全韧性的重点地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韧性提升策略。并选取洪涝和健康风险为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形成从理论体系、技术方法、规划响应到实践应用的完整架构。1.是国内首个全要素、全过程、全空间的韧性城市规划,创新理论框架和技术方法,为国内其他城市的研究工作树立了典范。课题构建集“风险-脆弱性-韧性”为一体的韧性城市规划理论框架和系统的韧性城市规划技术体系,并从传统模型的局限性和本研究的需求出发,对多个模型进行改进和算法优化,提高了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2.静态评估与动态模拟相结合,多视角、多维度、全方位评测城市风险和韧性水平,精准聚焦重点地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在单灾种风险评估基础上,建立多灾种耦合的综合风险评估体系和城市灾害链动态风险评估模型。综合考虑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规划的组织调控作用,从城市系统和韧性管理两个维度出发,构建韧性城市评价体系,为精准施策提供了技术支撑。“风险-脆弱性-韧性”关系示意图3.空间规划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制定面向多类型风险调控的不确定导向的规划策略,以行动计划破解规划实施难题。基于问题、面向实施、瞄准管理,从空间韧性、生态韧性、工程韧性、管理韧性和组织韧性5个方面制定北京韧性城市规划的对策建议,并细化分解为近百条具体措施和行动计划,为规划实施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4.全面统筹与重点聚焦相结合,搭建北京韧性城市规划管理平台,为政府提前预警和科学防控提供了决策依据。首次绘制全市风险地图集,构建北京市综合风险数据库和信息查询系统。充分利用风险识别、趋势研判和动态模拟等手段,查问题、找短板,堵漏洞,倒逼韧性城市安全体系不断趋向完善。5.首次将空间流行病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相结合,前瞻性地提出公共卫生风险管理与韧性提升对策。前瞻性地将公共卫生及健康韧性引入规划领域,通过对北京市4类典型疾病风险的时空分异特征及脆弱人群分布的全面刻画,绘制北京市首份健康风险地图,探索规划主动干预人群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北京手足口病发病率1-12月的空间分布图本项目获2019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一等奖。